天天看點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小時候,家裡比較窮困,長輩們總想找些門路貼補家用,選來選去選中了養羊。在養羊之前,家裡也養過豬,但是養豬從來都沒有收益過,好幾次豬快長成要出欄,流行豬瘟,一年的辛辛苦苦就這樣白費。

周邊也有養牛的,但是養牛成本太大,家裡拿不出那麼多的資金,最後選中養羊,因為養羊成本不太高,而且大羊可以生小羊,還可以給家裡人供應羊奶,确實是一物多利。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放羊

印象中家裡的羊從來沒有超過三隻,而且都是一隻羊媽媽和一兩隻她的孩子,公羊長大之後都賣給羊販子,隻有母羊留下來生小羊,給家裡和村裡人供應羊奶。院子後面有一個小土房就是羊圈,爺爺在羊圈旁邊堆了一個幹淨的黃土堆,黃土都是從附近的土崖邊拉回來,曬幹拍碎。他用幹淨的黃土給羊營造一個舒适的環境,羊圈裡總是幹幹淨淨,異味很小,這些都是爺爺的辛苦付出。

羊比較喜歡粗纖維的野草,從地上随便揪一把野草,伸進羊圈,朝羊晃一晃,它立馬就跑到門口來吃你手裡的草。

在農村,有很多新鮮的野草和一些灌木叢,對于羊來說,這些都是純天然的新鮮美味,喂羊吃草不僅可以給家裡節省一些購買飼料的錢,還能讓羊吃得更開心。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羊吃草

對羊來說,出門溜達溜達也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羊天性喜歡在山坡上活動,出門放羊,不僅能夠喂飽它們,還能讓它們多運動一下,經常運動的羊體質會更好,肉質也會更好。

相比于其他的農活,放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輕松的工作了。我小時候人小體弱,也幹不了家裡的重活,當同齡人都已經開始跟着大人在地裡磨刀霍霍割麥子的時候,我還隻能在家裡幹些小雜活。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割麥子

放羊不用下苦力,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是最适合我的家務活。每天放學回家,隻要天氣好,我就牽着家裡的兩三隻羊去山坡放羊,把羊用繩子牽着,我背着書包,嘴裡吹着口哨朝山坡走去。

到了山坡,選擇一塊野草茂盛的地方,将羊的繩子綁在地樁上,看着三兩隻羊大口的吃着肥美的野草,我找一個有樹蔭的地方,放下書包,找塊石頭,坐在石頭上開始寫作業。藍天白雲下,三兩隻羊靜靜的吃草,放羊的孩子坐在旁邊寫作業,這真是一幅唯美的風景畫。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放羊的孩子

閑暇時光我也會看看課外書,每隔一兩個小時等羊将周圍的草吃完了,将羊換個地方,然後我仍舊去樹蔭下看書,在這段天真爛漫的時光中,我閱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施公案》《倚天屠龍記》等很多書籍,完成自己基礎知識的積累,從書本上認識了放羊以外的那個廣闊的世界。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晖中,我背着書包牽着羊慢悠悠的回家,陽光将羊和我的影子拉的老長。那時候雖然家裡窮苦,但确是我最難忘的回憶,苦中作樂,隻要經曆過生活的苦,才會懂得珍惜生活的美好,隻有品嘗過苦澀,方能懂得甘甜的珍貴。

放羊的孩子在讀書,兒時最快樂的時光

牧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