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油田:她用她學到的東西奉獻了她的油田網格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南洋日報 - 龍騰南洋

"太陽能光伏發電達到7,042度,首次打破7,000度的新紀錄,這是件好事,這是值得慶祝的。10月25日,河南油田水電站電力專家王永環盯着移動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光伏雲平台的資料,高興地說道。

河南油田:她用她學到的東西奉獻了她的油田網格

王永環,52歲,中國共産黨員,河南油田供電技術專家,水電站女工創新工作室負責人。1991年,他從三峽大學畢業,被配置設定到一家水力發電廠工作。30年來,先後榮獲省級科技成果2項、專利5項、局級科技成果12項,為河南油田創造近1000萬元,多次榮獲油田"38位紅旗人物"、"先進科技工作者"、"51條毛巾标杆人"等榮譽稱号。

河南油田:她用她學到的東西奉獻了她的油田網格

在她的桌子上,陳列着厚厚的電氣技術書籍。從她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她就下定決心将自己的知識奉獻給油田電網。主變壓器是變電站的核心裝置,其安全穩定運作非常重要。王永環主持了變電站主變壓器線上監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開拓創新,大膽嘗試,改變了傳統的變壓器油色譜檢測方法,新增微水、鐵芯電流檢測項目,實作了油田電網110kV主變量主參數的實時監測、分析、診斷和報警功能,為主變壓器實施狀态維護提供了基礎,延長變壓器的使用壽命, 綜合效益約167.76萬元。

她帶領研究團隊研究"油田配電網非全階段開路技術研發與應用",實作不間斷供電的瞬時兩相(接地)短路故障,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該項目榮獲2019年度河南油田科技進步三等獎。他們研究的"真空弧室真空檢測與監測技術"有效解決了真空斷路器預防性試驗頻率耐壓方法電網裝置檢測不足的技術問題,結果獲得2019年度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河南油田作為石化企業的一部分,不僅是大型能源生産國,也是能源消耗大國,作為科技創新的領跑者,王永環一行人決心着手應對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電綠色能源發展,從項目選址、測量、設計、安裝到施工, 到後來的光伏和風力發電技術教育訓練,她參與了整個過程。

根據河南油田電網負荷降低能力,王永環帶領公關團隊編制河南油田光伏和風力發電發展規劃,開展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技術在油田地區的應用研究》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油田光伏和風力發電的可行性方案, 探索适合油田的風電運作模式,簽訂《油田直接供電和能源服務架構協定》,建成後可使油田每年購電成本降低約350萬元。

功夫不對人負責。2020年12月9日,水電站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建成投産,為油田每年節省購電費用約35萬元。今年5月,接下來的兩台光伏發電機組并網發電。截至今年9月30日,共發電量8.8506億千瓦時,減少電費62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42噸。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二期工程和風力發電工程正在積極推進。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8MW,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3400萬kWh,降低購電成本約105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351噸。

"一朵花本身不是春天,花園裡盛開着一百朵花。在我退休之前,我最大的願望是再培養一些優秀的學徒。王永環告訴記者。根據不同人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标、教學方法,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目前,她的徒弟黃紅宇和趙曉娜能夠較好地分析和解決電網運作中的技術問題,獨立承擔工廠級科研項目或擔任局級項目副項目主任。張岩和李祥雲在勘探局組織的技術競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并被任命為變電站值班技術員。陸宇新解決了南水北調工程運作中的諸多疑難技術問題,得到了甲方的好評。

她還運用自己的知識,編制成教學計劃大綱,定期向基層傳授經驗,為水電站組織的調轉、雷電探測和南水北調、宜昌、甘山、新疆等外部市場項目教育訓練和教學,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技能,使調劑、市場人員的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今年以來,她開展了技術課、送技術到團隊活動等7次技術教育訓練,180名員工進行業務技能教育訓練,讓大家學會使用,全面提高員工的職業素質,解決員工心中許多長期困惑的技術問題,為提高電網安全高效運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援,為河南油田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援。提供強大的電力保障。

記者 喬清芳 蔡紅傑

本文摘自《南洋日報》-《南洋龍騰》,僅代表作者觀點。國家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傳播和傳播服務。

使用者名: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