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首先是戰争的發生地——南韓:

戰争紀念館(朝鮮語:전쟁기념관/戰爭記念館),位于南韓首都首爾的國家級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戰争主題紀念館。雖然展出的是南韓曆代戰争的史料,但北韓戰争的内容和史料是最豐富的。

該館位于首爾的中心城區。原是北韓淪為日本殖民地時的日軍的駐地,北韓戰争結束後又成為了美軍駐韓部隊的龍山基地,後來美軍撤出成為大韓民國陸軍總部。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未才轉為民用,并于1990年9月動工興建為博物館,1993年12月竣工,1994年6月10日正式開放。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南韓戰争紀念館入口處有一座以北韓戰争為主題的雕像。雕塑以北韓戰争中的真實故事為題材,描繪了一對親兄弟(哥哥是南韓軍官,弟弟是北韓人民軍士兵)作為作戰對方,在戰争中意外相遇,緊緊相擁的情景。兄弟兩人站在一個中間分裂的半球上,象征北韓半島的南北分裂。後來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一部電影《太極旗飄揚》。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聯合國紀念墓園(韓語:재한유엔기념공원,英語:United Nations Memorial Cemetery in Korea,縮寫為UNMCK)位于南韓釜山市,用于埋葬聯合國軍在抗美援朝中的陣亡士兵。墓園也是全球唯一一座聯合國墓園,面積達14公頃,設有2300個墳墓,分别設于22個按陣亡士兵國籍區分的區域,包括加拿大、法國、英國及美國等。

在1953年簽訂《北韓停戰協定》後,聯合國軍和志願軍及北韓軍隊互相尋求取回被埋藏在各自境内的士兵遺體,在1954年9至10月期間,遂以約14,000具中朝兩國陣亡士兵的遺體換取了北韓境内4,219具聯合國軍士兵遺骸,其中2,944人為美軍士兵。其中一部分葬入聯合國戰争墓園内,不過當時叫做堂谷墓園。

1955年12月1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977(X)号決議,堂谷墓園正式成為聯合國紀念墓園,後于1973年交由聯合國紀念墓園國際管理委員會(CUNMCK)履行管理職責,委員會則由11個有陣亡士兵埋葬于墓園内的國家派出代表組成。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後于2006年在墓園内修建了紀念牆(Wall of Remembrance),牆上140塊大理石闆刻有40,896名在戰争中死亡或失蹤的士兵姓名。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美國:

北韓戰争陣亡将士紀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于1995年建于華盛頓特區,為紀念北韓戰争中陣亡的美軍士兵和聯合國士兵。

美國先修建了越戰紀念牆,修建完成後就在國會提出應也修建一個北韓戰争的紀念性建築,于是美國國會授權美國戰争紀念委員負責修建這樣一個紀念物(公法99-572于1986年10月28日立案)。當時的總統羅納德·裡根随即指定了一個北韓戰争紀念牆顧問小組來幫助這項工作的推行。1988年9月,美國戰争紀念委員會準許了計劃中的紀念牆所在地華盛頓特區的National Mall,Ash Woods林肯紀念堂的西南側。 老布什總統1992年6月14日為紀念園區奠基。1995年7月27日,韓戰停戰協定42周年日,克林頓總統和南韓總統金泳三出席揭幕。

實際上最終修建的不是一個紀念碑,而是一個小小的紀念園區。而紀念碑建于三角形的内圈牆中,牆長約50公尺,厚約20公分,是由加州運來超過100噸的Academy Black的黑色花崗岩建成,并将2500多幅攝影或者檔案照片以噴砂的方式呈現在牆上。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三角内圈中有19座Frank Gaylord設計的不鏽鋼制成的美國軍人雕像,每座都比真實的尺寸大一些,每座重約500公斤。這19個雕像代表美國各個軍種,其中有14位為美國陸軍着裝,另有三位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着裝,還有一位是海軍的醫護官以及一位空軍的觀察員的服飾。而這19個雕像反射在黑色的花崗岩牆上,就會出現38位士兵,代表了北緯38度線。在雕像的北邊是個信道,形成了一邊的三角形。南邊的花崗岩牆壁形成了三角形的第二邊,第三邊則是邊對着林肯紀念堂,是個開放性的缺口。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盡頭是個直徑9公尺的黑色花崗石淺池,銘刻有死亡、受傷、失蹤者與被囚禁者的人數,并且刻上“我們國家以那些為了征召到他/她們從來都不認識的國家以及人民而抵抗的子民為榮”。另外一面花崗岩牆壁則寫着“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并不是無代價的)。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在水池旁的紀念碑旁刻着陣亡士兵數目明細:

死亡 — 美國:54,246,聯合國(包含南韓軍隊):628,833

負傷 — 美國:103,284,聯合國:1,064,453.

俘虜 — 美國:7,140,聯合國:92,970.

失蹤 — 美國:8,177,聯合國:470,267.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此外在美國還有一個非官方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賓夕法尼亞大學費城分校有個費城北韓戰争紀念碑,用于紀念來自費城地區的600多名在北韓戰争中陣亡或失蹤的軍人。這座紀念碑歸費城市所有,并租給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名為費城北韓戰争紀念之友,總部設在費城。

紀念碑的中央部分包括四根16英尺(4.9米)高的黑色花崗岩柱,上面列出了費城地區北韓戰争中的所有傷亡人員,這些人在戰争中喪生、失蹤或被當作戰俘,但在戰争結束後沒有回來進而被推定死亡的人。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英國:

倫敦北韓戰争紀念碑(英語:Korean War Memorial,London),座落位置為倫敦市中心的維多利亞堤岸花園内,介于其東側的泰晤士河及西側的英國國防部大樓之間[1],由南韓政府捐贈,于2013年11月5日奠基,2014年12月3日進行揭幕典禮

紀念碑包含一座朝向東面的石塔和一座英軍軍人雕像。英軍雕像位于塔前,由蘇格蘭雕刻師菲利普·傑克遜創作,高約3.1公尺以青銅鑄成。雕像身披戰袍、肩背步槍、手持鋼盔,頭部下低沉思,以哀悼犧牲的戰友。身上的裝束為了反映抗美援朝戰場的寒冷環境,而安排為冬裝。軍人腳下的基石以韓英雙語寫着如下文字: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대한민국의자유와민주주의수호를위한영국군장병들의희생에감사드립니다

With gratitude for the sacrifices made by the British Armed Forces in defence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中文譯意:感謝英軍為守護大韓民國之自由和民主主義所做的犧牲

法國

駐韓聯合國軍法國營廣場(法語:Place du Bataillon-Français-de-l'ONU-en-Corée)是法國巴黎的一座廣場,位在該市第4區内的聖傑維斯地區,名稱來自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期間赴南韓作戰的聯合國軍法國營,于1984年在巴黎市政當局令下完成定名。

廣場中的紀念碑則于1989年增設,雕刻成北韓半島的形狀,除了北韓戰争以外,碑文上也紀念了該部隊在印度支那半島和阿爾及利亞的殉職官兵。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澳洲

澳洲國家北韓戰争紀念碑:北韓戰争期間,澳洲派出了17000軍人參戰。戰後他們在首都堪培拉用于舉辦重要儀式或閱兵的紀念大道上修建了這一紀念碑。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加拿大:

加拿大榮民協會為北韓戰争中陣亡的516名加拿大人豎起了一個紀念碑。該碑于1997年7月27日建成,位于安大略省梅多瓦爾公墓的布蘭頓。當年共有26791加拿大人在北韓戰争中服役。

全球其它國家的北韓戰争紀念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