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熱播的史詩制作電影《長津湖》中,我們發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能夠頂住我軍威武之師壓力而不潰散的部隊,隻有憑借着裝備兵力優勢的美軍陸戰部隊第一師,而它的對手是作戰兇猛、意志強悍的人民支援軍部隊第九兵團。這是一場最精銳士兵與最精銳武器的巅峰之戰。一個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的人民志願軍精銳部隊,而另一個是在二戰歐洲戰場利用機械化軍團橫掃四方的美國王牌陸戰部隊。雙方就像兩個絕世劍客,我軍修為深厚略勝一籌,敵軍兵器占優彌補了内功劣勢。

威武可愛的人民志願軍戰士合照
當時,美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實力糾集了十幾個“幫兇、打手”,組成了所謂的聯合國軍,氣勢洶洶的駐紮進了北韓半島上。而這十六個國家部隊中,其實也就美軍的戰鬥力可以拿的出手。不過,這句話讓其中的一個國家聽到後很不開心,他們認為自己的戰鬥力和美軍不相上下,戰績也遠比美軍輝煌,甚至在美國心悅誠服的承認志願軍的強大而自願簽署停戰協定後,仍舊叫嚣着自己不承認雙方的停戰協定,必須要跟人民志願軍來一場真正的王牌對決。大家可能會好奇這是哪個“國家”在搞笑,沒錯,就是一度快被趕到大海而請求美軍介入的南韓本土軍隊。
南韓治安軍
這支南韓部隊既然敢如此叫嚣,它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丢盔棄甲尋求幫助
從一九四五年美蘇政治博弈開始開始,分别建國的北韓和南韓都有吞并對方統一半島的心願。不過,跟接觸過我軍并常年艱苦訓練作息的北方軍相比,氣候風景适宜的南方軍隊則顯的嬌嫩了許多。在美軍仁川登入以前,南韓軍隊可謂是屢戰屢敗、無一勝績,幾乎快要被趕進了大海裡,以至于當時趕來支援的美軍最高指揮麥克阿瑟看到南韓軍隊的兵敗如山倒後,隻能接連的搖頭興歎,認為從正面幫助韓軍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隻能構想從北韓人民軍的大後方仁川發動突襲,才能挽救即将跳海喂魚的南韓軍隊。
一直被追逐逃竄的南韓軍隊,剛不容易挺到美國軍隊進駐支援,本以為能跟着美軍順風順水打出它“大韓民國軍”的氣勢時,不想卻碰上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人民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的五次大規模戰役中,南韓軍隊基本上一碰就碎,遇見志願軍掉頭就跑。常常躲在戰場後線,或是打打遊擊等騷擾性進攻,經常被美軍嘲笑。而根據我們可敬的志願軍戰士回憶說,南北韓的僞軍戰鬥力太弱,連混吃混喝的國民黨軍都不如。
南韓軍隊實力到底如何呢?
激動的南韓士兵
在第二次戰役期間,韓軍以全美式裝備為傲的第二兵團在據有堅固的陣地工事情況下,被我軍第十三兵團兇猛強悍的戰力吓垮,以不到兩天的時間“光榮”潰敗。整個的兵團近乎全軍覆沒,說是名存實亡也毫不為過。而在之後試圖打出威風挽回榮譽的韓軍軍隊,再次派出所謂的“精銳”第七第八師團,但不幸的是,他們分别在德川和甯遠中被我志願軍第三十八和四十二軍擊潰,再次潰不成軍。
大家不要覺得好笑,當時的南韓軍隊戰鬥力孱弱是有原因的。
首先,南韓剛剛在美國的幫助下從日治環境中擺脫出來。在當時的南韓社會環境下,隻有無法溫飽的南韓底層人民才會通過參軍謀求生路。
真正在南韓社會中有能力、有門路的人基本都進入了南韓的政法系統或者官僚隊伍,最低層次也是成為南韓街面維持治安的警察。遠比局勢動蕩之下朝不保夕的軍人地位和待遇要高。再加上當時南韓高層對軍服事務的亂插手幹預,可以說,南韓軍隊從組成基礎上就是畸形的。
駐韓日軍
其次,當時的南韓雖然在美國的幫助下獨立建國,但日本統治時期的軍隊風氣早已經融入到南韓軍隊的骨髓當中,以前日本人為了維持治安和軍隊的運轉,打罵體罰下屬軍官、倒賣軍事裝備物資、兜售軍職官位等事情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而久在這種風氣熏染之下的南韓軍隊,雖然沒有這麼離譜,但也是暗中貫徹時有發生。并且當時的南韓軍隊為了迎合高層的權力鬥争,将大量有帶兵經驗的中下層軍官進行了清洗替換,讓原本就士氣渙散的南韓軍隊更難以聚集戰力。
其實,也不能怪怪南韓軍隊的實力太弱,隻能說他的對手實力太強。畢竟在東亞這個超級怪物圈,換誰來都得自己掂量掂量。
首先南韓面對的是一直跟裝備優良的日本軍隊作戰的北韓老兵,這些士兵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敢打敢拼。在不敵北韓士兵之後,又面對了堪稱世界輕步兵巅峰戰力和戰争戰術大師的我精銳人民志願軍。不要說南韓軍隊,就是比他更強的國民黨軍隊也是動辄幾十萬成建制的被消滅投降,更何況這些南韓随便拼湊的烏合之衆?
武器裝備上的細節對比
很多人在觀看了一些類似《太極旗飄揚》的南韓二戰影視作品後,可能認為南韓的武器裝備非常先進,甚至已經達到了和全美式化的标準配置。但事實上,南韓軍隊僅僅在輕武器上得到了美國的支援,也有繳獲的部分日式武器。在重型火炮等武器上極其依賴于美國的火力支援。而當時它的對手,北韓人民軍則在蘇聯的支援下,有屬于自己的少量重型火力武裝,比如坦克和火炮。這也解釋了在韓朝雙方在交戰初期,僅僅是火力壓制上,北韓其實略占優勢。但随着美軍的強勢介入後,北韓人民軍再無火力可言。
常言道,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好部隊都是沙場磨出來的。經過北韓戰争的挨打洗禮,南韓軍隊的戰力明顯有了顯著的提高,從最開始的一觸即潰變成了騷擾完就跑。因為需要對戰場局勢進行精密研判分析和高度緊張把握,“變大了膽子”的南韓軍隊的确占了不少便宜。
比如,在一九五零年底,我軍為了完成對美突襲分割殲滅的戰略意圖,需要快速通過臨津江。可沒想到以前一碰就碎的韓軍,在韓軍師團長白善烨的指揮下,依靠着地形和兵力優勢,硬生生攔下了我第六十四、六十五兩個突襲主力,緻使殲滅美軍的時機錯過。
南韓首位陸軍上将白善烨
尤其是那場讓韓軍激動的寫入史冊的所謂“大勝”,在援朝戰場後期,由于我軍已經與美軍進入了最後關頭的白熱化比拼,需要在戰術上進行一個穿插動作。可因為情報洩露的緣故,讓韓軍軍團長(晉升了)白善烨抓住了機會,借助美軍機械化運輸部隊的能力,率領韓軍新組建的精銳部隊首都師,搶在我軍之前在大關嶺讓我付出了近千名戰士的傷亡,由于是急行軍和戰術任務,是以我軍沒有糾纏回擊。可這也讓南韓軍隊抓住了話語把柄耀武揚威了起來。紛紛慶賀這絲毫不影響戰局的所謂“大勝”。
随着韓軍在援朝戰場上的快速成長和美軍對南韓軍隊的裝備支援和火力援助。在一九五二年的白馬山戰役中,同樣是為了完成戰略意圖而行軍,結果被叛徒出賣情報的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軍遭到了韓軍的激烈攔阻,面對阻擊戰的志願軍消滅了将近萬餘的韓軍後卻依舊沒有将其打退。
多次在阻擊、偷襲中占到便宜的韓軍,自以為已經成為了可以和美軍比肩的軍隊。以至于在美軍低下高傲的頭顱簽訂停戰協定時,依舊不服輸的頻頻挑釁。
麥克阿瑟
為了讓韓軍知道鋼鐵究竟是怎樣煉成的,我軍可謂是煞費苦心。在金城等戰役調整矛頭之後,讓韓軍徹底回到了原形,再無動刀動槍之心。
在停戰協定簽訂之時,韓軍因為戰争的緣故已經以起初的不足十萬迅速擴充到五十餘萬大軍。且跟剛開始良莠不齊的韓軍相比,這五十萬堪稱浴火重生且加持了美國武器裝備支援的韓軍成了南韓氣焰嚣張的底氣。是以,南韓的内心想法是,既然現在自己這麼強悍,何不趁着美軍還在,一舉将北韓擊垮,一統半島呢?
逐漸膨脹的韓軍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可美國卻是知道的。在明白了南韓的想法意圖後,不堪重負且顔面掃地的美國,派出新任聯合國軍司令官克拉克怒斥道,“讓志願軍給這些無知的家夥們上一課吧!”
而失去了美軍的掣肘和制約,我軍再也不需要因為執行戰術穿插或者戰略目标而不能放開手腳大打一場了。是以在一九五三年七月的時候,志願軍指揮部決定集結優勢兵力給自诩“重生無敵”的韓軍好好上一節終生難忘的課。結果,志願軍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裡,接連快速突破韓軍四個師近乎紮堆的防區,并且在重型火力和戰術動作的配合下,共殲滅韓軍将近十萬人。一戰而韓軍的前線崩!
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韓軍才在東亞這個怪物圈混迹多久就敢如此放肆,無怪乎被打臉太重直到今天都還膽戰心驚。其實單論韓軍的戰力變化,若非遇到的是人類輕步兵巅峰戰力的偉大人民志願軍,韓軍也不會在戰場上通過挨打學習的方式,讓其軍事素養蛻變成長的如此之快。
我是楓落
關注我 老司機帶你不迷路~
點贊、關注、評論、老司機帶你上高速~
(圖侵、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