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翻跟頭水”的江陰人,掀起科創發展浪潮

作者:廖昊

本報記者沈汝發

生長在萬裡長江鎖航要塞的江陰人,是從小喝着“翻跟頭水”長大的。在高品質發展的大潮中,江陰人正以科技創新之火燃起澎湃激情,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人才是我在創業過程中江陰高新區給予的最寶貴支援。”江陰貝瑞森生化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顧銘說,在良好的創新創業政策引導下,公司先後引進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本特·塞缪森教授、國際著名蛋白質分離純化專家楊森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夏照帆教授等衆多國内外頂尖專家人才。在頂尖人才的引領下,貝瑞森獲得全球第一張贻貝粘蛋白醫用産品注冊證,目前正向全面産業化加速推進。

從“暨陽英才計劃”23條、“更新版”21條,到“更新版2.0”17條,近年來,江蘇省江陰市以人才政策為抓手,不斷助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市人才總量達44.56萬人,引進諾獎得主8人,建立諾獎研究院7家,引育國家級專家69名。

江陰市還設立2億元人才科創天使基金,主要投向國内外在江陰轉化的各類先進技術成果和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重點支援戰略性新興領域。

人才的大量集聚離不開高品質平台載體。江陰市科技局局長徐飛說,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新機遇,當地将更堅定地建設高能級科創載體,高水準規劃打造霞客灣科學城、绮山湖科創谷、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等“一灣一谷一區一港”,確定“十四五”期間,各類科創載體面積累計超200萬平方米。

作為“遊聖”徐霞客的故鄉,江陰市還推出了“霞客之光”産業自主創新攻關計劃,旨在培育一批高端科創項目,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建設一批高能級平台,重點攻克一批制約江陰産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與“卡脖子”技術難題,全力打造引領江陰發展新引擎。

“我們要真正讓‘霞客之光’閃耀江陰這座‘澎湃之城’。”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許峰說,江陰将以對科創産業“時光不語、靜待花開”的定力,以對人才團隊“政策給力、服務貼心”的氛圍,建構更加高效能的科創生态,持續掀起奔湧不息的創新浪潮。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