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作者:老當亦壯1

光緒二十九年(1903),戶部依據清政府頒布《京師設立銀錢總廠》谕,派徐世昌、陳碧、張允言、瑞豐等主事,撥款400萬兩白銀做為開辦資本,由天津德商瑞記洋行向美國訂造鑄币機器及其他生産裝置準備在天津大經路(現中山路)建廠,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竣工開機。籌設時原名“鑄造銀錢總廠”,随即改名為“戶部造币總廠”,次年戶部撤改為“度支部”,廠名改為“度支部造币總廠”。

  翌年開始鑄造銀币,但因币制未定未發行。又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正月開鑄銘文“造币總廠”的“庫平七錢二分”(壹圓)、“庫平一錢四分四厘”(二角)、“庫平七分二厘”(一角)等三種銀币,但其鑄量少,令存世彌足珍貴。

  此文借頭條平台向泉友或同好展示分享老朽珍藏多年藏品:造币總廠庫平七錢二分,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庫平七分二厘,庫平三分六厘,願您喜歡。

1,藏品庫平七錢二分銀币:

直徑39.6mm厚2.3mm重26.82g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七錢二分銀币邊齒

2,藏品,庫平一錢四分四厘。

直徑24.3mm厚1.4mm重5.37g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3,藏品庫平七分二厘銀币:

直徑19.5mm厚1.2mm重2.7g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4、藏品,未使用過的原光币,庫平三分六厘銀币:

直徑16.5mm厚0.8mm重1.33g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我觀察,這幾枚錢币有四個共同的特征:

一、鑄造“暗記”

在币文面“總(總)”字下内珠圈中有一個點珠直徑略小于其他,且位置向下靠。被人稱為此類錢币的暗記。其中七錢二分銀币的這種内珠圈點珠特征還要多幾幾個。

二、币外緣高于地章,内齒為圓頭短齒。分割均勻,壓力深峻。

三、币背為“部頒龍”

錢币中央珠圈内镌蟠龍,龍形栩栩如生,張牙舞爪,表現出帝王之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和尊嚴。

龍眼有珠,視線平視;龍身周邊環長條形,花形,山字形,浮雲;龍麟最多為八排。麟片清晰,立面拔起;龍尾均為10尾;龍珠火苗除七分二厘外(五苗)均為七苗。

珠圈外上端镌漢文“光緒年造”,左右和下端環镌英文“TAI-CHING TI-KUO SILVER COIN.”,中譯文為“大清帝國銀币”。

四、外邊齒均為橄榄齒。齒形深峻,立面挺拔。七錢二分銀币還肉眼可見隻有真币才有的兩凸齒之間的凹齒間有插齒和夾絲齒。

  該系列銀币鑄造精良、币重和成色标準,投放市面流通後深受歡迎。是大清中央級造币廠的經典鑄造銀币,是曆史魁寶!

我曾在“新浪部落格”和頭條上展示過這枚七錢二分銀币高清圖。不曾想被兩個權威收藏網絡平台借用。因我的藏品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征。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一是第一黃金網-銀元銀币

http://m.dyhjw.com/gold/20210305-17854.html

二是“愛藏網”2021年3月5号載文“造币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真假辨識”。幾乎全部引用我的原著原文及原分析圖檔。

是以,錢币雖并未如有人主張的送評級機構評級認可,但事實上可視為被業界認可,也認同我的觀點。您看呢?

這裡再重複錄入對“庫平七錢二分真假辨識”要點,對其他輔币可參考實施。

“造币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現存世量較少,它的收藏價值也高。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僞造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收藏的時候需要大家學會鑒别真僞。鑒别造币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可以從以下這幾點進行鑒别:

1、“造币總廠”四字的特征:

a.币文四字的筆畫肉身高度不在一個平面上,距内齒邊緣的部分均有上翹内葉片狀凹翹狀,是電腦仿真所不能及的。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b.“造”字是“牛口造”。“口”部轉折剛勁,筆畫無粘連。

c.“幣”字之左部中豎筆與下部斷開上部與兩小點成“小”字(中豎筆直下的必為赝品),右“文”部與左分離無任何連接配接。“總”字之右上“囪”内少橫筆,底“心”中“點”成“√”狀。

d.“廠”字的“廣”部左開口,内“尚”字的上左“點”小并弱打,平面低于其他筆畫。點大,未弱打與其他筆畫同高的必為赝品。

2、“光緒元寶”四字的“寶”字為“缶”寶,下“貝”閉口,兩點成外八字形。用微攝鏡頭放大币文肉身觀察,筆畫上均有由刻模轉移過來的半圓圈紋,點狀紋和刻痕。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3、“庫平七錢二分”七字規整。其“分”字有特殊書法方式,“分”字下“刀”非上橫筆出頭,而是下撇筆出頭。非此書法者必為假!

  4、内珠圈環由139顆圓形規矩,絕無粘連的點珠組成(點珠為扁橢圓形,有粘連的必為赝品)。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在“緒”字下,“錢”字右上的兩點珠距離與其他點珠距離比較寬,并有一珠上擡。

  “庫”字頂部點之上部右第二顆點珠半徑中部有截斷線,均可能是錢币雕刻師刻意為之,絕非鑄造缺陷的特征。

  5、錢币靠三點位,九點位之上的兩裝飾圓點規整,凸起。圓點不規整,成扁橢圓形無凸起的必為赝品!下圖為赝币: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6、币内珠圈和邊道内齒之間的一點至十一點位,從左至右“光緒年造”四字的筆畫肉身與币内齒相臨的筆畫肉身高度不在一個平面上,距内齒邊緣的部分均有明顯内凹上翹成葉片狀,是電腦仿真絕所不能及的。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緒”字右下日少筆畫,“年”字第二橫與第三橫之間的點為斜點,最後一橫的起筆和落筆符合書法規律。赝品之此筆畫臃腫,嚴重失真。

  “造”字為“告”口造,下“口”部書寫規範,倒角剛勁,走之上為一點走之長,右略翹。赝品“告”字下口和走之變形臃腫。

  7、全币的英文字母均與西人花體相近。字母橫筆頭尾部要麼有下垂,要麼在豎筆上加斷橫;字母豎筆在底部均加有短橫裝飾。但橫筆并不是直筆,往往在與豎筆交接處有變化處置。下面這一枚是高仿币。币圖也被“愛藏網”不告知借用:

幾種面值的造币總廠“光緒元寶”銀币品鑒

  以上文字僅為一孔之見,辯識點僅供參考。如您也有此藏品,盡可對照比較,提出您更高深的見解。

老朽不做買賣,不轉讓藏品,讓人背鍋。隻為分享和研究,與您探讨古錢币真蒂,共同提高。

喜歡此文者請随手給個贊!謝謝!

2021年10月31日撰稿于成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