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輩分在相聲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也隻有相聲才如此看重師承和輩分。對于其最看重輩分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方面:

第一是曆史因素,相聲是極其狹窄的一項藝術,絲毫不允許外人的到來。有平劇的票友,您聽說過相聲的票友嗎?沒有師承根本無法在這個行業裡立足,這種情況直到近幾十年才有所好轉。

第二是傳承因素,竊以為師徒制的教育方法比師生制更加科學,傳承的東西也更加緊密;與此同時,師承的存在又是維系相聲關系的一個重要紐帶和标準。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相聲輩分如此重要,圍繞其所産生的糾葛也就應運而生。

大輩收小孩兒的拜師收徒儀式,往往會受到同行的阻礙,甚至于權威者也不能幸免。譬如田立禾拜師張壽臣時(壽字輩門長),都“逼”得張壽老下保證,之後不再收徒才作罷。

這在如今也一樣,像天津的少馬爺并不收徒,原因就在于一旦開山門,引發的波動和阻隔定然不小。為了避免這些事情,也不讓同行難堪,是以少馬爺就隻教學生,不收徒弟。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相聲輩分如此重要,攀輩的事情自然不少,跳門拜大輩兒也并不止在相聲界常見,我們暫且不提。

跳門拜大輩的事情最著名的算是何雲偉拜師侯耀華,一躍成為明字輩,和郭德綱稱兄道弟,這件事情可是鬧得滿城風雨。

當然,拜師儀式最後未能舉行,是因為何雲偉的幹爹劉洪沂阻止。具體的原因很複雜,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個頭磕在地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欺師滅祖的事情不能幹。

既然有主動跳輩的,也有自己降輩的。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這裡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寶字輩的陳湧泉。老先生曾經和李金鬥搭檔,創作出了諸如《武松打虎》、《新夜行記》等經典的作品,名噪一時,但殊不知老先生也曾在壽字輩裡呆過。

這就不得不提到老先生的父親陳子貞,陳子貞是恩旭的徒弟,而恩旭又是馬三立的外公,是以要是從這方面來論的話,馬三立和陳湧泉應該是平輩。因為父親早亡,後來陳湧泉便拜在了譚伯儒門下,成了寶字輩藝人。

馬三立晚年也曾說過:我這一輩就剩我一個人了,算是坐實了陳湧泉的輩分。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另一個主動降輩的代表是于謙的師祖,如今不負盛名的高家門。在快闆行業中,高鳳山自成一家,史稱“高派”,門徒衆多。在相聲門裡,高鳳老則師承高德明。父親高聞遠,師父馮昆治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由師承關系上來看,高鳳山先生應該是“壽”字輩,可為什麼自降一輩,成為寶字輩呢?這裡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自師傅高德亮那一輩起就開始了,高家兄弟年齡小輩分高,不易結交同行,是以高德亮又轉拜了德字輩藝人盧德俊為師,成了壽字輩。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第二種說法是高鳳山屬于“串行降輩”,從快闆門進入相聲門,為了更友善和同行交流,便自降一輩,并拜張壽老為幹爹,之後的徒弟也就跟着前輩降輩了。

主動降輩的還有田立禾老先生,原因和我們前文中所提到的則是截然不同。田立禾的妻子張文霞是文字輩,是以就出現了名為夫妻,但論資排輩的話是叔侄的尴尬。

田立禾就曾征得張壽老同意後自降一輩,但事實上田立禾沒有降輩分,隻是和幾個兄弟達成了口盟而已,田先生的徒弟是文字輩也無人質疑。

相聲界降輩并不少見,于謙的師爺便是代表,寶字輩的他名氣最大

不可否認,相聲界看重輩分也成為這個行業畸形發展的一個原因。如今的一些演員上台就搬出師父師爺的名諱壓台,倒是顯得輕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