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遇險
國小畢業那年暑假,是我平生第一次沒有家庭作業的暑假,感覺輕松極了,就像可以飛起來一樣。距離升入國中開學還有兩個多月,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以往沒時釣的魚釣夠,過足垂釣瘾。
一天午飯過後,我就迫不及待出門垂釣。那時我們農村的午飯一般是午後一兩點鐘,甚至到三四點。
這天我選擇在清涼河(簡稱清河)邊垂釣。清涼河自灌縣玉堂鎮起水,一年四季清涼河中水流不斷,魚兒較多,我五六歲時的一個夏天曾差一點命喪河中。
當時,兩個國小生在清涼河的一個回水坨裡遊泳,一個國小生對我喊:“小五,下來洗澡,逮魚!”說罷,他一個猛紮鑽進水裡,一會從另一處冒出水面,手裡竟真的逮着一條魚。我一看,心癢癢的,沒有多想,脫掉衣褲縱身跳入河中,因不識水性,入水後手忙腳亂,嗆了幾口,也不知道喊“救命”。好在兩個國小生見勢不妙,趕緊遊到我身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我托上岸。這件事過了幾十年,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這天,我又來到清涼河,在常釣的釣口守了半天,連一根小魚也沒有釣着。我将魚竿插入岸邊,準備到幺爸家的地裡摘根黃瓜解讒。沿着河邊走着,天空中開始落下起小雨,我突然腳下一滑掉進河裡,流水比較湍急,将我向下遊沖去。好在我已學會遊泳,不慌不忙順水奮力遊到岸邊,可岸邊光溜溜的,屢抓不住,心裡着急,但也沒有驚慌,心想不遠處的下遊上有一條過水槽,到時可以抓住水槽邊緣爬上去。
很快,我被水沖到水槽處,擡手一抓,沒抓住,流水繼續将我往下遊沖。這時我心裡開始着急,告誡自己保持着冷靜,再往下邊,河邊有蘆葦,一定要抓住。我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可此時我已漸漸體力不支,遊水的力量不夠,心裡開始有點驚慌了。
此時,瀝瀝小雨已變為大雨,又正是農村吃午飯的時間,河岸上應該人很少,如果抓不住蘆葦怎麼辦?我腦海裡又閃現出五六歲時在清涼河裡遇險的情景,一邊思考着此次如何脫險,一邊還挂念着插在河邊的釣魚竿。

清河遇險(陳玉君 繪)
“小五,接棍!”突然河岸上傳來一聲大喝,随着一根拴着絲線的杆子向我伸過來,這不是一根救命的稻草,而是一根救命的竹杆啊。原來是村上神出鬼沒的“怪神仙”及時出現在我眼前,他平時晴天很少釣魚,多在雨天下鈎,今天午後下雨出門,正好遇到落水的我。我喜出望外,伸手一接,沒接住竹杆。怪神仙小跑幾步,又将竹杆伸下河。我左手摳住河坎,伸出右手,終于牢牢抓住了竹杆。怪神仙連拉帶拽,成功将我拖上溝。
怪神仙本名楊九龍,做事總是與衆不同,喜歡發明創新,比如釣魚竿不用通常的大頭尖尾,而是将竹杆從中鋸斷,魚竿兩端幾乎一樣大小 ,可以稱“竹棍”了,他說那樣釣到的大魚才跑不脫。
怪神仙笑滋滋地說:“大家笑我用棍子釣魚,今天終于釣到一條大魚了!”
我就是被釣到的落水“大魚。”
他還是笑滋滋地說:“釣魚很快樂,釣魚有風險。跟着神仙釣,吉祥又安全。”從此我們成為釣魚好友,成了忘年交,怪神仙年長我40餘歲。
不久, 我也用竹杆做了一根像怪神仙那樣的竹棍,希望有朝一日它也能釣到大魚,能救人一命。
文/趙家明(歲月都江堰)
摘自《垂釣》學術雜志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