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泰式茶飲”等熱門飲品進行專項抽檢,在20家餐飲機關20批次産品中,有15批次樣品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日落黃,涉事商家已被立案調查。

有些産品的流行,真是莫名其妙。“原諒綠”、“手打渣男渣女”檸檬茶……諸如此類以綠色為主打的飲品,幾乎就在一夜間爆火,難道僅僅是因為在夏天綠色會讓人覺得清爽?對涉案商家來說,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抽檢結果和立案調查,給某些一身邪火的奇怪飲品降了降溫。
20批次抽檢,15批次“中招”,75%的違規比例令人震驚!違規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商家及其産品被立案調查,也是在呼籲基本的消費理性。對所謂“綠得你發慌”的一些産品,少一些盲目的追捧,多一點提防的自覺,可能更是一種自保。
雖然此番抽檢隻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一次地方性執法行為,但由于某些熱門飲品可能的連鎖經營,以及話題産品所制造的全國影響力,消費者的警惕恐怕也不應當局限于一城一地。稍加檢索不難發現,這回涉案的“原諒綠”、“手打渣男渣女”檸檬茶等諸多關鍵詞,在全國各地的社交平台上均有不少探店、推廣的帖文。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諸多茶飲品中被檢出日落黃成分,不是超标,而是商家的添加行為本身就已違法。在《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中,日落黃、苋菜紅、胭脂紅都是被明确不允許在茶飲料中添加使用的。
為了對消費者感官有更強的刺激,不惜添加國家标準明文不允許添加的成分,此番涉案的15家茶飲機關,其職業操守和産品信用無疑已經大打折扣。雖說尚處在立案調查階段,對涉案商家執法認定仍有一些法定程式要走,但對前期抽檢合格的産品和商家來說,有一個詳盡的公示也算理所當然,哪怕僅僅是為了給消費者“避雷”專用,更何況還關系到那25%被抽檢合格商家的合法合規品質。
話說回來,商家往往喜歡把獲得某某殊榮做成銅牌挂在店裡,那類似這種違法添加被查出甚至最終被處罰的情況,是不是也有必要督促其有最起碼的公示?對商家來說這是一種自省,對消費者而言這更是一份坦誠和尊重。
就在日前,深圳某醫院把各種患者的差評如實挂在官微,誠懇接受批評,這樣的反向操作未必就是負面影響。熱門産品“鐘薛高”幾年前的行政處罰結果最近就被挖出,無論是從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角度,還是從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層面,及時公示商家和産品的被調查、被處罰狀況,顯然更符合社會公共利益。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都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并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果,不得免檢。深圳市場監管部門此番主動執法,客觀上提醒更多消費者要多個心眼,同時也期待其他地方職能部門盡快拿出“同題作業”,以更好地規範市場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