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年産陽光玫瑰葡萄6萬斤

在南沙智正農場的田間大棚内,60畝陽光玫瑰葡萄碩果累累,年産量有六萬多斤,種植規模明年還将會進一步擴大。南沙智正農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研究陽光玫瑰種植技術、改善土壤環境和科學的田間管理,可以實作從6月份到明年1月份持續不斷供應陽光玫瑰葡萄,而這是以前的傳統農業做不到的。同時,智正農場還開發“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将田間采摘下的陽光玫瑰葡萄,通過網際網路銷售方式,在當天就直接運送到廣州市的小區居民家中,這裡生長的陽光玫瑰葡萄每個月都賣斷貨。

據悉,智正農場也是萬頃沙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除了陽光玫瑰葡萄,還有黃金百香果、巨峰葡萄、藍寶石葡萄等特色農作物種植。通過引進種植高品質和高價值的特色水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的方式高标準建園,大量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進而減少農藥使用,提高農産品品質和安全。該基地現有面積180畝,今後将打造成一個集賞花品果、采摘遊玩、休閑度假、科普教育以及新品種引進推廣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博士養魚”打造科技漁業品牌

2018年,南沙區水産養殖面積10.33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30%;水産總産值34.59億元,規模和産值均位居全市第一位。誠一水産養殖有限公司創始人陽會軍是中山大學博士,“博士養魚”也讓誠一水産具有了特殊的科技氛圍。池塘邊的自動投料機、氣象檢測站,節省了養殖人力使用。“以往每天一位勞工隻能照料50畝魚塘左右,現在每位勞工可以照顧200畝魚塘。”誠一水産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公司也正在建設智慧漁業管理系統,研發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養殖場中央控制中心、水質線上監測控制系統、智能投餌管理系統、視訊監控系統等現代科技的應用,更加科學地管理鲩魚養殖全流程。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年産鮮鲩1.5萬噸,産值約2億多元,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草魚養殖示範基地。

南沙計劃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新址建設與整體搬遷

争取兩年内完成市農科院整體搬遷,聚集科研資源

目前南沙全區農業總面積35.5萬畝(含區屬國企6.6萬畝),其中種植業25.2萬畝、水産養殖10.3萬畝。南沙耕地規模在全市各區處于前三位。南沙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沙其實也是個農業大區,緻力于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會進一步推動南沙的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為此,南沙開展《南沙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等規劃編制工作。在種業小鎮建設方面,中化南方現代農業、中種(華南)種業有限公司、中化生命科學(廣州)有限公司、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已進駐;在現代漁業産業建設方面,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産業園已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

作為廣州建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四大園區之一,種業小鎮将建設科研、企業總部大樓、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院士工作站等功能區。據了解,南沙将争取兩年内完成廣州市農科院的新址建設和整體搬遷工作。市農科院希望與南沙合作共建“南沙農業科學創新中心”,同時拟利用現有基地開展生态綜合農業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另外,中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與冠勝集團合作成立了冠勝種業研究院,已有數名博士在南沙工作。

采寫:南都記者 李鑫 通訊員 舒霞

攝影/視訊:南都記者 何玉帥 實習生 陳嘉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