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日本發動侵華戰争這段時間,在中華大地上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銘記。

時間倒回80年,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展開打,湖南成為戰鬥最多的主戰場之一,粵漢鐵路樞紐株洲鎮被視為各方的必争之地。1937年10月8日開始,日軍轟炸株洲近千次。直到1945年9月,國民黨九十九軍開進株洲,主持受降。這段曆史,對于今天很多株洲人來說,可能不太清楚。
位于天元區小湖塘社群内的嵩山文體活動中心
12月14日下午,在天元區嵩山文體活動中心,湖湘文化研究者魯新民老師,從海量的第一手資料中,選取了一些最生動的故事,分享給了現場的聽衆。
魯新民老師講《歲月塵封的湖南抗戰故事》
講座現場
魯新民老師用他的“株洲國語”娓娓道來:鴉片戰争時期,英法聯軍入侵中國,很快就從廣州一路打到了北京,而那時候英法聯軍才8000人,清軍一路上大約有20萬人。那時候清政府戰事的失利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裝備的落後,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清政府在這場戰争中并沒有得到人民的支援,是以一路上都是清軍跟英法聯軍孤軍作戰。而在抗日戰争時期,國共兩黨很懂得發動人民支援抗戰,抗日戰争是一場全國人民都參與的戰争。是以當日本計劃3個月占領中國的時候,光武漢會戰就打了3個多月,破滅了日本迅速占領中國的幻想。接着魯新民老師列舉了很多全民參與抗戰的故事。
抗日戰争時期,一個孩子在制作戰需品蠟燭支援抗戰,牆上貼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宣傳智語。
抗戰時期,一位先生為抗戰軍屬代寫家屬。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号召全國人民捐款買飛機,很多人都是捐款1銀元,這位叫何郁華的人捐了6銀元。
魯新民老師說,當時1銀元的購買力差不多相當于現在的1000元,可見這位捐6銀元的何郁華在當時也算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印在醴陵瓷器上的抗日宣傳口号“日本是世界的公敵”。
抗戰時期,醴陵的很多瓷器上都印着抗日宣傳口号,除了上面這個,還有“軍民合作,驅逐日寇”、“要種族不滅,惟抗戰到底”等。
除了全民參與抗戰,魯老師還講了不少湖南的抗戰曆史,尤其是跟株洲相關的抗戰曆史。小編整理羅列了一些:
1. 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的最高将領蕭山令是湖南人。
肖山令
蕭山令(1892年6月11日-1937年12月13日),男,漢族,字鐵侬,湖南省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四方山)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南京衛戍軍憲兵副司令,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将(追授)。南京保衛戰時兼6大重職--全國憲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廳長、戰時南京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渡江總指揮。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自殺殉國,為抗戰而亡,是南京保衛戰犧牲的最高軍官,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2. 1937年10月8日,日機6架首次轟炸株洲鎮。此後,株洲鎮遭受敵機轟炸近千次,炸毀房屋12983間,占房屋70%。同年11月18号炸毀渌口鐵路橋。1944年6月16日,日軍占領株洲鎮,鐵路勞工、搬運勞工并沒有向日本人屈服,他們主動下崗,自謀生路。
3. 1939年春破壞醴攸公路。為阻止日軍侵犯攸縣,攸縣奉命征調民工4萬多人。将醴陵至攸縣公路的全線路基、橋梁、涵洞全部破壞。
4. 1940年12月株洲鐵運勞工冒着生命危險搶運抗日物質。全年經株洲鎮運送軍隊291萬人。軍用物質47萬餘噸。
5. 1944年日軍占領株洲鎮前夕。株洲船運戶将民船拖上岸隐蔽,或鑿洞沉入河中,不給日軍運輸。
1947年12月,國民政府内政部緻電湖南省政府,就株洲民船工會抗日期間作出巨大犧牲傳令嘉獎。随後湖南省政府主席王東源親筆題“民族之光”“忠勇可嘉”兩方匾額,分贈株洲民船工會和籮業職業工會。
6. 1944年6月17日日軍進入渌口,搶劫财物,縱火3天3夜,燒毀接龍橋到關口529棟民房。殺百姓300餘人,捉夫役500餘人。
7. 1944年6月18号醴陵淪陷、6月24号攸縣淪陷、7月14号茶陵淪陷。
8. 1945年4月14日,美國飛虎隊飛機從芷江機場起飛,轟炸白石港鐵路橋,炸死日軍8名。
9. 左權将軍是抗戰時株洲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将領。
左權
左權(1905年3月15 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生,是八路軍的進階将領,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鬥。長征到達陝北後,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并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僞軍"掃蕩",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鬥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犧牲後,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并改遼縣為左權縣。2009年,左權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記者/吳彪煥
編輯/知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株洲釋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