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政部:做到“有錢可以發”“有錢應該發”,激勵科研人員幹事創業

财政部:做到“有錢可以發”“有錢應該發”,激勵科研人員幹事創業

财政部部長助理 歐文漢 中國網 楊佳

中國網直播8月19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财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幹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為相關内容實錄: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知道人才是科技創新中的核心要素,和之前相比,本次管理辦法的改革在加大科研項目中對科研人員激勵力度方面有哪些具體改革措施,請介紹一下謝謝。

歐文漢: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科研人員非常關心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好科研人員,既要用事業激發其創新勇氣和毅力,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高校、院所等機關的科研人員是我國重要的科研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中流砥柱”。這些科研人員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科研項目,對他們在項目中付出的智力勞動進行合理補償,有利于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目前,科研項目資金用于“人”方面的支出主要有兩項。一項是“勞務費”,用于沒有工資性收入的項目聘用研究人員等,沒有比例限制。另一項是“績效支出”,用于對科研人員的激勵,由機關在間接費用中統籌安排。但仍然存在間接費用比例偏低,激勵作用有限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這次《若幹意見》打出“組合拳”,激勵科研人員幹事創業。

首先,在經費來源方面,做到“有錢可以發”。

一是提高間接費用比例。500萬元以下的部分,間接費用比例從不超過20%提高到30%,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從不超過15%提高到25%,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從不超過13%提高到20%;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進一步提高到不超過60%。項目承擔機關可将間接費用全部用于績效支出,并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傾斜。

二是擴大從穩定支援科研經費中提取獎勵經費試點範圍,試點機關從中科院所屬部分研究所,擴大到所有中央級科研院所,科研經費的範圍,也在基大學研業務費、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經費的基礎上,增加了有關科研院所創新工程。

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力度,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要對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

其次,在經費使用範圍方面,實作“有錢應該發”。《若幹意見》擴大了勞務費開支範圍,将項目聘用人員的住房公積金納入勞務費科目列支,也就是說,科研項目聘用人員的“五險一金”均可以從科研經費中列支。

第三,在績效工資總量管理方面,防止“有錢發不出”。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績效工資水準實行動态調整,由主管部門審批後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财政部門備案。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配置設定績效工資時,要向承擔國家科研任務較多、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員傾斜,探索對急需緊缺、業内認可、業績突出的極少數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我們初步匡算,通過上述激勵措施,科研項目經費中用于“人”的費用可達50%以上,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