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官員幹到多少歲才能退休,有終身俸嗎?哪個朝代最讓人羨慕?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古代官員的終身俸有多少? 可以看到,曆朝曆代的退休制度雖有差異,但有兩個共同點:

作者:欣奇理财師

古代的公務員退休制度,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于漢朝時期,發展于唐朝時期,完善于宋元民清時期。中國古代官員退休,又叫做“緻仕”、“緻政”,叫法十分文雅。直到唐代,“退休”兩字才首先被人們所使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是多少?</h1>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公務員退休年齡為男滿60歲,女滿55歲。那麼,古代官員幾歲退休呢?

對此,各朝各代有不同的規定。根據禮記記載,周朝時,大夫70歲可退休,按照當時的壽命來說,可以稱得上終身制了。這個制度一直沿用,明朝時才打破古制,變為文武官員60歲退休。清朝時,在保留明朝制度的基礎上,又将參将以下的官員退休年齡調整為54歲-46歲,将低級武官的退休年齡大大提前了,官越小,退休越早。

古代官員幹到多少歲才能退休,有終身俸嗎?哪個朝代最讓人羨慕?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古代官員的終身俸有多少? 可以看到,曆朝曆代的退休制度雖有差異,但有兩個共同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古代官員的終身俸有多少?</h1>

曆朝曆代對退休待遇十分重視。政治待遇上,根據禮記記載,周朝時,卿大夫退休稱“國老”,一般官員退休稱“庶老”。魏晉時期,退休後,對官員給予顧問類的閑職。唐朝時,對退休官員舉行歡送儀式,送歸老家,三品以上官員退休後仍舊運作參政議政。

宋朝時,允許官員退休時晉升一級。明朝時,允許以原職級參加各類宴會和祭祀,允許部分官員晉升一級到二級退休。經濟待遇上,雖然沒有現在的五險一金,但是各朝各代有自己的終身俸發放方式。

漢朝時,允許官員退休時領取原俸祿三分之一的養老金。唐朝時,官員無終身俸,但是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田地來養老。宋朝沿用唐制,後來調整為發放原先俸祿一半的終身俸。明朝時,一般不發放終身俸,對于實在有困難的官員适當給予補助。清朝基本沿用明朝制度。

古代官員幹到多少歲才能退休,有終身俸嗎?哪個朝代最讓人羨慕?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古代官員的終身俸有多少? 可以看到,曆朝曆代的退休制度雖有差異,但有兩個共同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可以看到,曆朝曆代的退休制度雖有差異,但有兩個共同點:</h1>

第一,相比較人均壽命,退休年齡都是比較遲的,基本都是活到老、幹到老。

第二,退休後的政治待遇大于經濟待遇,要想真正保持在位時的生活品質,更多的是靠在位時的積蓄,退休後的補助是很少的。

是以,對比下如今的退休制度,作為事業機關退休人員,可以說是非常幸福了。一方面,繳費基數大大超過了企業退休人員和農民,另一方面增長幅度也遠超另外兩個類型的退休人員。我們以上海地區年滿65歲,工齡30年,2019年退休養老金為6000元的退休人員為例,那麼企退人員增加的養老金就為:75+20+6000*2.3%+1.5*30=278元,而機關事業機關人員增加的養老金為:75+20+6000*3.5%=305元,兩者相差了27元,比企業人員高出9.7%。而和農民朋友作比較,增加的幅度就更高了。

更多退休養老金趣聞和資訊,請點選關注欣奇理财師,欣奇将會和大家一同分享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