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h2 class="rich_media_title">

</h2>

舊縣古村位于河曲縣境中部偏西,面臨黃河,北踞高崗,東、南、西三面臨溝,城垣順山勢而起落,依溝壑而曲折,周長約3公裡,南北稍長,東西較窄,北部較闊,西南部狹長,形狀猶如鳳凰展翅,故又有“鳳凰城”之稱。

鳳凰雙展翅,雄風耀晉北。這是當年舊縣城盛極之下的盛名口碑。

據清道光十年《河曲縣志》載:舊縣五代北漢時置雄勇鎮,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建立火山軍,曾經是曆代王朝抵禦漠北入侵的頭道防線,也是防禦瓦刺、鞑靼等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頭道屏障。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元晚期至明早期百多年中,舊縣始終保留着區區六裡方圓之地。自元以來,隻有土圍子,明初進行過修複,景泰、嘉靖兩朝得不同程度修繕。明萬曆間,在河南做官的河曲舊縣籍苗朝陽偶遇河南籍山西巡撫侯于趙,共同商議重修舊縣城事宜,并向朝廷力陳舊縣之要害,後侯于趙從平潞二府調一萬多兵員,曆經一年的時間修複舊縣城,修複後,舊縣作為晉西北頭道要塞,又是經濟重鎮,時稱“金湯要徑”。

清道光版《河曲縣志》這樣描述當時舊縣城的氣魄景象:其時城池規模大備,氣勢恢宏,人稱鳳凰城,北踞高坡,其三面皆臨深溝,面陽背山,雄闊大哉,而街道井然、分區劃界、民居錯落、廟宇莊嚴,一派和平安祥的城市景象。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舊縣古村成村于宋代(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發展于明清之際,距今已有1027年的曆史。它長期是河曲縣治所在地,它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這裡曾上演了宋代楊家将火山軍抵禦外來入侵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至今,距舊縣村二裡之遙的火山村,還存有老火山王楊衮、楊信、楊繼業等用過的煉鞭爐、演武場等遺迹和保護舊縣村的王翼莊等。這裡也上演了明末官民共同抵禦賊寇王嘉胤、吳廷的慘烈悲壯故事。曾經的這裡,胡馬長嘶、烽煙彌漫,多少英雄事,盡化煙雨中,引無數河曲兒女熱血澎湃、奮發向前。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舊縣古村是一個耕讀并重、宣揚儒學、注重教化、農商并立的曆史古村。舊縣村曆史上人才輩出:元曲四大家白樸、明代兵科結谏苗朝陽、清道光間大定府知府黃宅中都在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更有白贲、白華、白有光、黃庭幹等 進士舉不勝舉。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白樸:初名恒,後改名樸,字太素、号蘭谷,祖籍河曲縣舊縣村,與關漢卿、馬緻遠、鄭光祖并稱“元曲四大家”。其一生著作頗豐,計有雜劇16種,詞曲400餘首。所作《牆頭馬上》被譽為古典四大愛情劇之一。

苗朝陽(1544年---1629年),字應葵,别号慎齋。世居河曲縣舊縣城東苗家溝。其父苗鳳,業儒不就,以善瘡療聞名。慎齋三十二歲中舉人,次年成進士,授河南新葵令,又調繁杞。後選取黃門給事,升兵科給谏,累遷太仆寺少卿,調應天府府丞。因不滿朝政,于萬曆二十一年辭官告歸,時年五十。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先生生平直方磊落,最疾谄谀之士,酷好圖書,著有《元白草家訓之》存笥。歸鄉後,杜門謝客,前後按台等七薦不起,兵部尚書高弟為他的門生,有某官以千金求他向高弟遞一名帖,遭到他的鄙斥,他在位期間,奏請皇上赦免了河曲每年上貢開河魚的苦役。晚年編寫《河曲縣志》。為曆史一大貢獻。

黃宅中,字惺齋,号圖南,河曲縣舊縣村人,清道光進士。由翰林外改閩知縣,升湖南寶慶同知,道光二十五年(1844年)知大定府。他是一位政聲頗著的官吏,同時還是一個有名的詩人。他關心民間疾苦,有赈濟災民之舉;他重視人文教化;他有這樣一些書之于地方史冊的政績:重修西溪河,建長壽橋,設悅服裡以列義館,重建南門來熏城樓。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他倡導并施行植樹、養蠶、蓄水保水等工作,提出“大定山高地瘠,缺少流泉,農人種植,仰賴天雨,宜于田旁修理塘壩,蓄水備旱,灌溉有資;水東水輪取水之法,亦宜仿而行之“嘗校刊《聖域述聞》一書,發所屬州縣,并代刊甕安傅玉書所輯《黔風舊聞錄》、《黔風鳴盛錄》,以風厲黔中”(民國《大定縣志》卷九本傳),三十年以升嘉湖道去任。

舊縣古村山青水秀,環境優美。前有大澗河從村前流過,小橋流水,涓涓不斷;更有晉西北最大的佛教寺廟海潮禅寺吸引無數善男信女頂禮膜拜。河曲縣志記載,舊縣古城是一個耕讀并重、宣揚儒學、注重教化、農商并立的曆史古村。

曆史上人才輩出,元曲四大家白樸祖籍就在河曲縣舊縣。明、清兩代,舊縣古城的寺廟、庵、觀及民俗雜祠曾有38座之多。因年久失修,曆年傾圮和人為拆毀,完好儲存至今者僅海潮庵(又稱海潮禅寺)。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該庵坐落于古城東南500米處的山坡下,倚山而建,山環水繞,幽深奇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如今,海潮庵已成為晉西北及周邊一大佛教文化活動中心,也是河曲縣旅遊的一大景點。

海潮禅寺是珍貴的文化遺産,其雕塑、書畫、碑碣、牌匾楹聯、僧人習作、前人題詠繁多,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它促進了蒙胡漢民族間的友好往來,有力地繁榮了周邊的經濟文化,穩定了北方的社會秩序;它集古哲學、文學、美學、建築學、軍事學、生态學于一爐,是華夏文明黃土高原地域的精品代表作。

舊縣古村内巷道縱橫交錯,村前澗河水明清如鏡,村外群山環抱連綿。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綠水的陪襯下,顯得别具風貌。村内民居大多青磚灰瓦,飛檐鬥拱,木質構架,雕龍畫鳳,氣勢恢宏,巷道縱橫,深若迷宮。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舊縣村的曆史、文化、建築蘊含着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縮寫了耕讀傳家的文明史實。展現了勤勞能夠緻富,發奮可以治政,修身善于為人。古城的院子多為四合院,一些院子仍有人居住,木門輕掩,院子幹淨而整潔,一兩棵杏樹梨樹,半園瓜菜花草,不經意間透露出主人恬靜淡雅的生活。

回望舊縣古村,一座邊塞重鎮,曆經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馬蹄聲漸去,濃縮了古代農耕文化、儒家文化、商業文化、宗教文化、建築文化、邊塞文化、軍事文化,今天,仍巍然屹立于晉北大地,沐浴着新世紀的燦爛陽光。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站在舊縣古村高高的山崗上,在獵獵的北風中,我拾起腳下一片破碎的瓷片,這傳遞着千年訊息的寶物,永久地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

(文:張劍飛圖:王海榮)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河曲舊縣:神秘的鳳凰城丨張劍飛

文章來源:晉陝蒙文化聯盟

(著作權屬于作者本人,轉載請署名)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