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基層治理涉及面寬、量大、事多,直接面對群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今年以來,晉中市太谷區堅持把城市網格黨建和小區治理作為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準的重要抓手,打破以往基層治理隻靠政府部門單打獨鬥的被動局面,逐漸建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實作了居民、社會組織、政府多方滿意的目标。
位于安泰社群西四巷的郵電宿舍是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多年來,各種沖突問題突出,群衆怨聲載道。
小區居民 趙秋蓮:這小區基本是癱瘓的,衛生方面,還有丢東西,特别亂,原來是丢自行車,後來是丢電動車,一晚上能丢8輛,丢了也沒人管,安的監控是沒有電腦。
為凝聚人心,找到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的“鑰匙”,晉中市太谷區委經過大量的調查和分析研判,決定在居民小區設立黨支部,以黨建引領城市治理水準提升,并決定首先在白塔區開展試點工作。
白塔區黨工委書記 王小明:小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把支部建在小區,将黨組織鍊條由社群延伸到小區,實作黨的上司向基層末梢神經的延伸,強化基層社群治理服務水準的提升,為實作“三好三零”社群建立奠定堅強的組織保障。
在推進網格黨建工作中,白塔區按照就近就便、易于管理的原則,參照社會治理網格布局,先後建立了金都禦苑小區黨支部、聯通網格黨支部、北盛苑小區黨支部和東後街黨支部。
北盛苑小區黨支部書記 楊巧仙:成立支部以後,我們和群衆結合起來,做實實在在的工作,比如今年九九重陽節,組織了70以上的老黨員座談會,來參加的有20多個人,讓老黨員們感覺到是這幾年退休以後,原來的機關是隻交黨費,也沒什麼活動。支部成立以後,他們都很高興,當天就舉行了幾個儀式,第一項就是重溫入黨宣誓,好多黨員都激動的說,好幾年了都沒有過,成立支部,你們要是能每年舉行重溫入黨誓言是個很好的事情,我們就銘記在心。
小區黨支部集聚網格力量,采用“1+3+N”的模式,推行雙“培養”,通過開展契約化共建、創新服務載體,着力解民憂辦實事,做到沖突糾紛不出小區,把服務沉到家門口,把黨的溫暖送到小區每家每戶,架起了黨同居民群衆的“連心橋”,形成了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跟的工作局面,增強了黨在基層的影響力和号召力。
小區居民 趙秋蓮:自從今年五六月份成立聯通黨支部,煥然一新,變化挺大。表面上把牆、樓道全部都整理了,整個樓都粉刷了,紀律方面、衛生方面、制度方面覺得都是大變化,住戶們都感覺到跟以前相比,确實是差距特别大。
小區居民 楊緻和:由于北盛苑黨支部的成立,有了支部活動的場地,使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很友善了,特别是支部還建立了黨員微信群,建立了北盛苑業主群,這樣便于把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到各家各戶,有這個場地,人們空閑時間在這裡打撲克、下棋、唱歌等活動開展的很友善,也便于黨員和群衆的聯系,群衆們對黨支部的成立非常滿意。
(範曉嘉 郝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