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中,被稱為紅顔禍水的女子比比皆是,以陳後主陳叔寶的寵妃張麗華為例,她十歲就被賣入宮中當婢女,由于生得貌美,深得當時還是太子的陳叔寶喜愛,後來又為他誕下第一個兒子,母憑子貴,在陳叔寶登基稱帝後,張麗華也順理成章的進入後宮。本想着陪伴在陳後主身邊,享受榮華富貴的過完這一生的張麗華,哪曾想過在陳朝覆滅時,被世人唾棄為紅顔禍水,慘遭斬殺!

說起張麗華的出身,倒是令人覺得有幾分同情。她自幼家境貧寒,一家子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為了能夠養活家人,張麗華的父親和兄長靠着編織草席,拿去集市換些口糧勉強維持家庭生計。但販賣草席的收入并不穩定,還要受到當地惡霸的欺淩,興許是實在走投無路了,張家決定将年僅10歲的張麗華賣入宮中。雖然此舉不能讓張家大富大貴,但少一張嘴也是可以減輕了些家庭負擔。就這樣,張麗華成為了一名宮女,侍奉太子陳叔寶的良娣龔氏。
在宮中過了六年的雜役生活,16歲的張麗華出落得越來越漂亮,逐漸豔壓一衆同齡的宮女。陳叔寶在人群中隻消一眼,便看上了她,當晚便與她共度了春宵。張麗華非常幸運,同年便為陳叔寶生下一個男孩,地位也有了質的提升。
話說回來,張麗華相貌出衆并非随便說說,而是标準的大美人兒!她眉目如畫,頭發烏黑秀麗,不僅五官生得精緻,體态婀娜多姿,還特别體貼入微。在她看清陳叔寶好色的本性後,也不會胡亂向他發脾氣,甚至還會助他與那被看上的女子結緣,同時她還與後宮佳麗們都保持着良好的關系,這在後宮中的嫔妃裡确實是非常難得的!擁有這樣的賢内助,也難怪陳叔寶在稱帝後,會封她作為貴妃了。
陳叔寶身居太子之位時,其實還是蠻有帝王接班人的擔當和責任感的。他主動履行太子的職責,關心朝政大事,出謀劃策,體恤百姓,倡導輕徭薄稅。種種行為深得朝堂上下的一陣好評!不過也許是勞累過度,也是以落下了一身病根。每當舊病複發,疼痛難耐時,他都會将自己關在房中。本來皇後妃嫔們都應來照料皇帝的,但陳叔寶卻下令,隻準貴妃張麗華一人陪伴左右。可見陳麗華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高。
陳叔寶喜愛張麗華的方方面面。因為知曉她愛跳舞,便親自為她編寫舞曲《玉樹後庭花》。同時,陳叔寶也很認可張麗華的參政議政能力,每次在朝廷上與大臣議論政事時,他會讓張麗華坐在身旁,幫助他記住議事的細節并給出建議。對于因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衰退的陳叔寶而言,張麗華是稱得上是最好的“秘書”了。不過,陳叔寶還是太放縱她了,最終緻使張麗華權欲熏心,開始有了禍亂朝政的迹象。
擁有的權力越大,人越容易忘記初心。陳叔寶上位後的昏庸,我們也有目共睹。整天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在溫柔鄉中流連忘返的他,終究是忽視了北邊逐漸強大起來的隋軍。當時的隋軍聲勢浩大,且時刻做好了準備,隻等待一聲令下,便能夠以破竹之勢南下,一舉端了陳叔寶的老巢。而直到隋軍兵臨城下時,陳叔寶才意識到了局勢不妙,但早已為時甚晚。面對這樣兇險的境況,陳叔寶想都沒想,便抓緊派人打包好了包袱,拉上心愛的張麗華、孫貴嫔等人,準備逃命。
短時間内策劃的逃跑計劃當然漏洞百出,陳叔寶甚至還不聽大臣的谏言,一意孤行要躲進井裡。是以結果可想而知,隋軍很快就發現了井中的動靜。為了逼出陳叔寶,隋軍出言威脅,聲稱若是陳叔寶不願意從井中出來,便向井中投入大石頭。陳叔寶吓壞了,于是向隋軍投了降。
陳叔寶投降後,便作為亡國皇帝留在隋王朝中做了一介俘虜,生活當然不如從前。而張麗華呢?比陳叔寶要慘得多,她先是被晉王楊廣看上,險些成為他的妻妾,而後又被衆人唾棄為會招緻厄運的紅顔禍水,最終在劊子手的刀下成為了一縷遊魂,死時,她才年僅三十而已。
都說張麗華是紅顔禍水,禍害了陳朝,但陳朝的覆滅難道不更應該怪罪于陳叔寶嗎?他登上皇位後,便不思進取,隻貪圖享樂,而且面對隋軍壓境,他首先想到的并非百姓人民以及國家的未來,而隻想到了要保全自己,甚至大難臨頭了仍然惦記着美色。張麗華的錯是建立在陳叔寶的放縱上的。如此看來,一個朝代的覆滅若全由紅顔禍水來擔,豈不有些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