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勞工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10月27日上午10點,從新疆吐魯番火車站發運四川廣元,經公路從昭化火車站運抵廣元碼頭,再通過嘉陵江駛往重慶永川松溉碼頭的兩艘裝載1000噸新疆優質煤碳的貨船順利靠岸,标志着曆經千山萬水的疆煤入渝通道順利打開,公鐵水聯運首航成功将大力緩解重慶企業燃“煤”之急。

據悉,重慶煤炭開采有上百年曆史,但出于安全考慮,2021年1月,重慶市政府決定,全市國有煤礦整體關閉退出。年需求在5000萬噸的重慶成為煤炭淨調入城市,在煤價飛漲,全國各地都鬧“煤荒”的當下,保證煤炭入渝就成為關鍵。
重慶長足飛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鵬罡告訴記者,此次“疆煤”入渝工作由四川廣元港集團和中國水電五局物流公司合作開展,該批優質煤是從新疆吐魯番出發火車運抵廣元,陸運中轉後再經嘉陵江水路運至重慶松溉碼頭,入庫重慶渝西儲配煤基地,形成新疆、廣元、重慶公鐵水多式聯運“疆煤”輸渝新通道。該條新通道具有友善、快捷、經濟、大運量、低炭的特點,港到港運輸減少了陸運中轉環節。
“從嘉陵江全江通航後,我們就一直與廣元港對接,怎麼打通這條運煤通道?今天終于成功了。”中國水電五局物流公司經理張繼軍告訴記者,該公司年均通過昭化站,從水電五局專用線中轉入渝的煤炭近50萬噸,過去隻能通過鐵路或者公路進行中轉,運輸煤面窄。此次首發順利完成後,預計“疆煤”通過廣元港輸渝每年可達10萬噸。
“對比公鐵聯運,公鐵水多式聯運每噸煤可減少運輸成本30元以上。”四川廣元港集團港航事業部部長魏路參說,嘉陵江曆來是川北、甘陝南部地區煤炭南運重要通道,廣元港是我國内陸最深陸港,經濟腹地輻射廣大西北地區,是連接配接西北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通樞紐。此次“疆煤”通過嘉陵江輸渝,極大地發揮了嘉陵江航運在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作用,為西北地區大宗貨物南運打通了重要的水上交通節點。
據了解,為確定此次首航成功,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和重慶市交通局均高度重視,不僅組織相關協調座談,兩地港航支隊主動服務,為川渝嘉陵江通航建築物首次聯合排程和通航安全保駕護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重慶市煤炭産業全面退出後,導緻全市煤炭需求缺口急劇增大,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煤炭等大宗商品飙漲,鐵路運力緊張,給大足及周邊用煤企業帶來嚴峻挑戰。重慶大足國際商貿物流園依托大足火車站良好的裝卸能力和便捷的轉運條件,以及目前打造的渝西儲配煤基地和渝西川東廣大的煤炭需求市場,吸引優質的煤炭貿易企業入駐,提高大足火車站的貨物吞吐量,激活煤炭等大宗物品交易活躍度,最大限度的保障周邊用煤企業的能源安全。
據了解,“疆煤入渝”系重慶長足飛越科技有限公司招商引資引入的煤炭貿易項目,将集合陝西、新疆等産煤大省的資源優勢與長安民生物流的物流優勢,在雙橋經開區形成年銷售8億元,加工銷售動力煤100萬噸的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