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2020年5月5日,廣東省虎門大橋因為未知原因發生異常抖動現象,廣東交管部門迅速采取行動,對虎門大橋進行了全方位的封閉檢查,後來公開的檢查結果表明,這次震動是由海洋渦流沖擊引起,對虎門大橋的橋體并無損害。這件事曾經登上了新聞熱搜榜,被社會公衆廣泛關注。虎門大橋是代表中國制造的典型工程,展現了現代中國橋梁建設的高超智慧。

許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虎門大橋是由香港著名實業家胡應湘先生出資三十億建造而成,而且,作為工程專業出身的高學曆人才,胡應湘先生在虎門大橋規劃和建造的過程中也作出了很多貢獻,虎門大橋的設計理念就來源于胡應湘先生。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在虎門大橋完工投入使用之後,每天行駛的車輛絡繹不絕,如今每天車流量達到16萬輛,每天過橋費多達300萬元,而應湘先生承諾一收回建橋的成本,就将虎門大橋無償地捐獻給了國家。胡應湘先生的這種義舉感動了許多愛國人士。其實,作為一位香港實業家和學者,胡應湘先生還十分熱衷于公益事業,他的事迹,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香港富商胡應湘先生的傳奇人生。

胡應湘1935年出生于中國香港,他的父親胡忠以經營計程車産業發家緻富,胡忠計程車大王的名号曾經響徹香港街頭,直到今日,香港還有一座以胡忠名字命名來紀念他的大廈。是以可以看出,胡應湘家境殷實,生活無憂無慮,這為胡應湘接受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形成溫良随和的品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胡應湘從小就天資聰穎,胡應湘的父親胡忠一直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寄予厚望,他全力支援胡應湘的學業,希望他能夠學有所成,以繼承自己一手建立的家族産業。在香港讀完國小和國中之後,胡應湘在父親的安排下到美國留學,他選擇了自己熱愛且擅長的理科專業。1954年,19歲的胡應湘考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進行深造。在大學期間,胡應湘認識到了西方科技的魅力,也認識到了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以他更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1958年,胡應湘以優異成績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大學畢業後,胡應湘先是回到香港,在其父親胡忠的安排下進入胡家龐大的家族企業中磨煉能力和品性,在這段時期,胡應湘一方面實踐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在慢慢積累企業建立與管理的經驗。可以說,胡應湘的成功與他家族的大力支援和培養離不開關系。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1969年,已經全面接管家族企業的胡應湘越來越不滿意家族企業的現狀。在這一年,胡應湘一手創辦了合和實業,這是一家主打房地産的龐大企業,主修土木工程專業的胡應湘甚至親自設計了合和實業的辦公大樓——合和大廈。合和實業成立後不久,胡應湘就積極謀求胡氏家族企業與合和實業的合并事宜,帶領家族企業從計程車行業向地産行業轉型。胡應湘緊跟國際潮流,将合并後的合和實業成功上市,至此,屬于胡應湘的商業帝國已經基本建立。胡應湘控制下的合和實業有限公司業務覆寫面很廣,涉及基礎設施投資開發、酒店管理、工程建設、餐飲食品等衆多領域。

作為一個成功的實業家,胡應湘上司的合和實業在市場上擁有很高的口碑,胡應湘及其所屬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為上世紀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了突出了貢獻,而且,合和實業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在東南亞一些開發中國家,合和實業承包了其基礎設施和其他重要産業基地的開發建設,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胡應湘以及他的合和實業多次被香港媒體和外國商界給予極高的評價,胡應湘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與此同時,作為一位留學美國的高材生,胡應湘赢得了一系列難得的學術榮譽,擔任了許多重要的社會職務。胡應湘先生在香港兩個大學獲得了榮譽博士學位,是香港科學院的重要會員。而且,胡應湘先生還是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終身會員。胡應湘先生在香港物流局和地産商會擔任着重要職務,同時,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港澳台僑委員會的副主任和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

胡應湘先生很關心香港和内地的公益事業。胡應湘先生捐獻了巨額資金,在香港的重要大學都成立了助學基金,用于資助那些學業優秀但經濟貧困的香港學子,胡應湘先生為香港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胡應湘先生和他的合和實業還積極關注中國内地的發展,合和實業作為外資積極尋求與中國内地企業的合作。胡應湘先生在廣東省出資修建國小、資助廣州教育基金會并成立了廣州花都教育基金會,為中國内地的科教文化事業作出了相當的貢獻。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而且,胡應湘先生還回饋感恩自己的母校。胡應湘先生曾經向自己的母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捐獻了一億美元,用以資助母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這樣大手筆的捐獻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建校史上是罕見的。胡應湘先生還以自己父親胡忠的名義,在加拿大溫尼伯大學設立胡忠獎學金,用以資助從自己家鄉到這個學校來求學的學子。

作為一個成功的實業家,胡應湘先生和他的合和實業對中國内地的基礎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以來,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其中胡應湘和合和實業幫助内地修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礎設施,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于上世紀90年代動工建設的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是連接配接廣東省廣州市和東莞市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建成後,成為了廣東省的地标建築之一。同時,虎門大橋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建成後,極大地友善了廣州與東莞的交通,許多本地居民遊玩以及工作通勤都會選擇走這條道路。虎門大橋聯通了廣東省内的主要樞紐,拉動了廣東省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1981年6月,胡應湘先生響應中國内地的改革開放政策,決定投資興建虎門大橋,造福廣東群眾,增進香港與内地之間的親密關系。胡應湘先生名下的合和實業與廣東省公路建設公司簽訂了修建虎門大橋的協定書。1992年10月28日,虎門大橋項目由合和實業承包建設,1997年6月9日投入使用。虎門大橋全長接近16公裡,寬度接近36米,屬于雙向六車道公路橋,設計最高時速120千米。

虎門大橋是一項橋梁、隧道合為一體的大型工程,它也是中國境内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和跨海公路橋。虎門大橋采用了胡應湘先生的設計理念,蘊含了胡應湘先生牽手兩岸的美好願望。虎門大橋的施工難度是前所未有的,在這方面,合和實業為橋梁修建提供了關鍵的技術和裝置支援。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虎門大橋工程建設一共分為四個階段,分别是懸索橋上部工程、懸索橋下部工程、輔航道橋主工程和陸地橋隧主工程。在虎門大橋建設過程中,施工隊和技術專家精誠合作,共同克服了一個個自然環境和施工技術上的困難,最終按照規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将虎門大橋傳遞使用。

胡應湘先生是虎門大橋建設的倡導者,在虎門大橋動工之前,胡應湘先生将項目工程款三十億人民币一次性傳遞到賬,這種大手筆是罕見的。為了趕在香港回歸之前向祖國獻出虎門大橋這份大禮,胡應湘先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可想而知的,他在集資過程中克服重重阻礙,說服合和實業股東會放棄一部分利益,胡應湘先生這種國家利益先于個人利益的精神是很感人的。而且,胡應湘先生向社會公開承諾,在虎門大橋投入使用并收回成本之後,就将虎門大橋無償捐獻給中國,胡應湘先生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中國人。

每天進賬300萬過橋費,他卻承諾:收回成本後将大橋無償捐獻國家

胡應湘先生積極促進香港和内地的親密關系,而他的這種愛國努力也得到了國家的正面肯定。虎門大橋建成至今,從未出現過重大故障,大橋上每天的車流量絡繹不絕,這項工程每年為廣東至少創造了數十億的GDP,拉動了廣東省經濟的增長。作為一個追求财富的商人,胡應湘先生沒有凡事把利益放在首位,他深深愛着自己的祖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累計向内地投資數百億元,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胡應湘先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也是一位愛國的實業家。他在自己家族力量的幫助下,不斷追求進步,他沒有将自己的高起點當作炫耀的資本,而是把它當作自己更進一步的台階。胡應湘先生多次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人物,并跻身于福布斯富豪榜。胡應湘先生熱衷于公益事業,為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從來不會吝惜自己的财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胡應湘先生行事十分低調樸素,他也嚴格限制與教育自己的子女,把他們培養成了能夠對社會作出貢獻的優秀人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