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守敬的傳奇故事:十裡江上鬥鼋仙

“兩邊的山叫什麼山?”

“饅頭山和黑豆山。”

“前面的都是什麼山?”

“老爺嶺、娘娘崖、卧牛峰、火石峪和狼山。”

郭守敬眼睛一亮,說:“有辦法了,從狼山上面弄石頭,再堵!”

郭守敬年輕的時候,在太行山紫金山書院上學。有一次放學回家,走到十裡江邊,見那裡香火缭繞,人山人海。過去一打聽,才知道是給仙上供的。傳說這裡有個王八精每年夏天去東海給龍王拜壽,去時要帶豬、牛、羊和童男童女當禮物,如果老百姓不按時送來供品,就要發大水。一發水就不得了,水頭幾丈高,響聲像打雷,幾十裡都聽得見。水一過,房子、樹、莊稼、人和牲口全沒了。

郭守敬站在山頂上一看,西邊有三條山溝彙聚到這裡,兩邊被高山擋住,隻剩一個挺窄的出口,像個漏鬥似的。山口外又忽地低下來,上下差二三十丈。他心裡明白了,怪不得水一出口就這麼猛,原來是這麼回事。他又往北一看,山梁外有一條大川,又寬又平,繞個大彎,又和十裡江在下遊彙合。

郭守敬看罷,找到地方官問:地方,問:“你們這兒發水多少年了?”

    對方說:“誰也說不清,老輩子就這樣。”

    “怎麼不想辦法治一治?”

    “沒法子治,鼋仙本事大,治不了。”

“我有個辦法,保準一治就好。”

地方問他啥法,他告訴他們:先把山口堵住,叫洪水不能再直沖下去,然後把北山梁挖開,把水引入北川。北川高,也寬,水一到那裡就沒勁兒了,再流下去,啥也淹不着了。

    大夥覺得他說得是個理兒,同意這樣幹,并請郭守敬當總指揮。這時,不知從哪兒來了個綠胡子老頭,笑着對郭守敬說:“你想的法子不錯,就是不能使。别的不說,那山口就不好依我看,就算了吧,别白費勁兒。”

    不服氣,說:“堵住了咋辦?”

老頭說:“給你挂匾立碑。要是堵不上呢?”

    郭守敬說:“給仙蓋廟,點長明燈,一天三遍供。”

    “好,好,為定。”老頭說完一晃就不見了下大家都覺得奇怪,心裡犯疑。郭守敬不聽那一套,仍按計劃進行。山上有的是石頭,不出一個月,就把山口堵住了。正當大家慶祝勝利的時候,突然從西北方向傳雲彩,雲彩,來到頭頂就下雨。山水立馬下來了,一沖就把新壘的堤壩沖了個大窟窿。再堵上,又沖開了。這樣反複多次,怎麼也堵不住。大家全傻了眼,說人治不了仙。郭守敬也犯了愁,一直在山上轉悠。他問對方說:“這山口叫什麼?”

對方說:“出風口。”

   山口一堵上,西北天上又飄來一片雲彩,一聲雷響,下起了瓢潑大雨。山洪爆發了,丈把高的水頭向山口沖來,可也真怪,水一到堤前就焉了,變得平平穩穩,連個浪也不起。

水量平穩了,可是天天往上漲,眼看要沒過堤壩了,大家全慌了神,問郭守敬咋辦?

    郭守敬知道是王八精在搗亂,說:“别怕,沒事。在火石峪打開石頭,往水裡扔,再把火泉的水引來,往江裡灌。”

    王八怕燙。當天夜裡,隻聽水面翻騰,叫聲震天。那個綠胡子老頭跑到郭守敬跟前,撲通跪倒,磕頭搗蒜似的,說:“大人饒命請郭大人饒命!”

    郭守敬一看,已燒得他滿臉水泡,像個爛梨似的。便說:“饒了你也行,但以後不許再搗蛋。另外,還得做一件大事,把北邊山梁給拱開。”

“好,好,一定照辦!”

    當天夜裡,一聲巨響,北山梁崩開個二十多丈寬的大口子,江水嘩嘩向北流去。從此,這裡就再沒有水害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