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福民以文字繪“中國江山圖”,阿來、羅偉章點贊│2021天府書展

學者陳福民是多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評委,最近,他為自己的新書《北緯四十度》在2021天府書展上舉辦了釋出會,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四川省作協副主席、人民文學獎得主羅偉章到場。

陳福民以文字繪“中國江山圖”,阿來、羅偉章點贊│2021天府書展

活動現場

陳福民,1996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工作。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小說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理事,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文學委員會副秘書長;目前緻力于邊疆史地研讀與寫作。

陳福民:

從小愛好收集地圖,随筆希望繪制文字版中國江山圖

“我最新的一部随筆集名為《北緯四十度》,不僅是對過往經驗的回顧,也是對長城和中國北方的緻敬。”

談到創作這部書的緣起,陳福民說,他從小有看地圖的愛好,搜集各種地圖,地圖上那些經緯線是那麼迷人,自己每天抱着看。這個習慣保持到現在,出差總要設法買一份當地地圖,久而久之家裡積攢了很多。

陳福民以文字繪“中國江山圖”,阿來、羅偉章點贊│2021天府書展

新書封面

他認為,“北緯四十度”确實是一條神奇的地理帶。它不僅時斷時續地連綴起了中國的長城,還就此區隔了北方與南方不同的氣候、海拔、地貌與不同族群的不同生活方式。

正是這一疑惑,促使陳福民開始有關“北緯四十度”的閱讀和寫作。他希望以北緯四十度為視角,用文字繪制一幅“中國江山圖”。

阿來:

過去我們對長城的了解很狹隘,這本書讓我們對其有了更多的認識

“我老婆問我這些書怎麼放?我說把它放在沙發邊,因為放在沙發邊和放在床頭的就是我要讀的。”阿來說,一個月前,陳福民把這本新書寄給他,他認真讀了,并想起了自己曾經去河西走廊行走,随身帶兩本書,一本是英國人斯坦因通過考古發現,在書裡說了很震撼的一句話:“漢代的長城是用來前進的,它是一個軍事堡壘,也是它的軍事供給線。”

阿來說,我們總認為中國人修長城是防守,但斯坦因講的這個東西更激動人心,原來長城是用來前進的,“我們對于長城的了解多麼狹隘啊!大家知道,我們今天中國的曆史書或者說我們對曆史進行現場考察,我們把它叫做田野考察,再結合文獻,站在斷牆上,對着夕陽西下沉思一陣子,我們需要有細節的曆史,不光是别人給我們結論的曆史。那麼北緯四十度,以及伴随着在北緯四十度上蜿蜒起伏兩千多年的長城,通過今天在現場的解讀,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陳福民以文字繪“中國江山圖”,阿來、羅偉章點贊│2021天府書展

羅偉章則表示自己切切實實讀了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後,感受到北緯四十度真實的存在,北緯四十度的風、氣候和風俗都在。他認為本書中講述的曆史是有根的,是生長的,是有活力的一種文化,這本書雖然是寫曆史,但是感覺它像水一樣,不斷湧入,湧入到今天。

很多作家給一個曆史現象、曆史人物評判的時候首鼠兩端,感覺不敢有見解,而陳福民下筆是堅定的,沒有模糊處理那些判斷,羅偉章說這是最打動他的地方。

紅星新聞記者|陳謀

編輯|段雪瑩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陳福民以文字繪“中國江山圖”,阿來、羅偉章點贊│2021天府書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