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邦德,詹姆斯·邦德!”

007,一個流行六十年的符号,到今天還是特工題材标杆。

系列不老,但人會老,這任007,丹尼爾·克雷格,演了十五年,而這部,就是他的謝幕。

這部史上最長的《007:無暇赴死》,到底如何?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本文有劇透。

1

《007:無暇赴死》和前作《007:幽靈黨》有聯系,但沒看過幽靈黨,直接看這部片也沒太大障礙。

故事開始于詹姆斯·邦德又一次退休了,過着美滋滋的隐居生活,每天帶着瑪德琳兜風度假。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結果突然有一天,邦德被追殺,還差點被炸死。

邦德本來是假死隐居狀态,他懷疑是女友瑪德琳還和幽靈黨有牽扯,背叛了他。兩人就此分開,再也沒見面。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之後,邦德換了個地方繼續隐居。結果才五年,邦德平靜的生活又被打破。

幽靈黨頭子當年被邦德抓進去了。但幽靈黨人還在活動,他們闖進生物實驗室,偷走一樣生物武器,大力神。

大力神是政府研制的基因武器,非常危險。邦德以為M停掉了這個計劃,結果并非如此。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主要負責大力神的科學家,就是M的手下。但科學家其實早就投靠反派了。

此時老兄弟找到邦德,讓他再出山抓回科學家。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邦德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新007告訴邦德不要插手,邦德一聽,反而決定把跑路的科學家抓回來。

好不容易在古巴找到科學家,結果是大反派設局,趁機釋放病毒,整死一群幽靈黨人。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邦德找到Q幫忙破解資訊才發現,大力神針對的不隻是幽靈黨。

如果這個病毒失控,隻要接觸皮膚就會緻死,這種必殺的武器,已經落在反派手裡,馬上就會引起世界大亂。此時,瑪德琳也被反派綁架。

是以,又一次,邦德要去執行任務。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和邦女郎,而是和新的女007一起,拯救世界、拯救夫妻和孩子。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2

自丹尼爾·克雷格接任007,他的幾部作品和此前007電影略有不同,相對而言是成體系、更連續的。

2007年《007:大戰皇家賭場》,2008年《007:大破量子危機》,2013年《007:大破天幕殺機》,2015年《007:幽靈黨》,和如今最新的,15年5部。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一個系列下來,這任007的人物前史、背景和經曆,基本完整了。

其實最初丹尼爾出演007是有争議的,相比曆任,第七任丹尼爾英俊不足,硬漢有餘,長相不夠帥氣、不夠優雅。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但風風雨雨到如今,角色形象已經和演員形成特殊羁絆,得到觀衆認可。

本來在《007:幽靈黨》,丹尼爾就打算不再出演007。從故事内容而言,大反派幽靈黨頭子被抓,也算結束了。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并且《007:幽靈黨》在曆任007電影和丹尼爾的系列裡也是品質較差的。

是以本片選擇銜接幽靈黨的故事,有先天劣勢。

像蕾雅·賽杜出演的瑪德琳,作為邦女郎在這部回歸,情感戲份挺多,但不夠吸引人。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這部片子的反派主要有幽靈黨頭子和新反派薩芬。

新反派自诩和邦德相似,是獨行俠、救世主。他心理夠變态,但角色前史不夠豐厚,人物行為說服力不足,魅力也不強。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不過電影也有明顯優點。場面夠刺激,也有新意。追車飙車、槍戰火拼都是正常操作,什麼隻身跳大橋、騎機車上大坡、叢林槍戰才是新花活。

尤其是最精彩的一段,古巴遭遇戰,邦德和安娜·德·阿瑪斯出演的神秘古巴女郎合作戰鬥,打鬥行雲流水、潇灑自如,非常有特工範兒。

是以這部謝幕作,雖在人物上是弱項,但單論場面,同類商業片裡還是佳作。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3

把時間線往回拉,007系列電影,來源于伊恩·菲萊明的小說,007這個數字,是小說主人公英國情報局MI6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

但007這三個數字,逐漸成為一個文化符号。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英俊潇灑、風流倜傥、紳士風度,可以說,007在一段時間内,幾乎和大衆心目中的特工一詞劃等号。

尤其像港片,當年周星馳主演的《國産淩淩漆》《大内密探零零發》,都是明顯玩梗007。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但是到今天,特工片有了更廣泛的含義,《碟中諜》《諜影重重》《王牌特工》這些後浪,或許才更符合當下觀影習慣。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不過相比最早的“一個任務、兩個女人、一個敵人、一身裝備”的套路,007到今天也産生了諸多變化。

像丹尼爾的007,Q、M存在都保留,但人和身份換成更符合時代的形象。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而這種變化,在《007:無暇赴死》達到新的高峰。

小到每部必出、高潮耍帥的“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成了消解式的喜劇情節。

大到整個電影的颠覆。007代号被一個黑人女孩繼承;邦德不再是到處留情,他甚至有了家庭,有了女兒。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這種情感線設計,豐富了人物厚度,但很難說是适合007的更新。

詹姆斯·邦德,本就該是個潇灑的符号,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潇灑,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風流。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他本就該在槍林彈雨裡來去自如,怎麼也打不死,還能殺他個七進七出。

現在邦德有了女兒,追逐槍戰的時候,不僅帶着女友,還帶着女兒,不再是獨行俠,這也就罷了。

最終,邦德為了不傷害所愛之人選擇死亡,更是對以往007“無敵”形象的一次完全颠覆。

雖是為了他人,自己選擇死亡,不是被反派打敗。但這仍是一種無奈,是角色能力有了限制和天花闆。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007,就此成了血肉之軀,也有無力解決的問題,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007:無暇赴死》是一部007,更是一部反007。

這對于丹尼爾和系列來說,無疑是一次盛大的告别儀式。

這類片子,天生是适合影院的。本片在007系列裡的品質,也算中等偏上。但具體去看與否,看各位興趣了。

丹尼爾卸任,原來這是反007的007電影,好颠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