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蟲錄之怪哉:你所不知道的蟲子

作者:河之南

怪哉,是一種因怨怒之氣而誕生的蟲。關于它,晉人幹寶《搜神記》、南朝梁人殷芸《小說》,以及佚名的《東方朔外傳》、《廣古今五行志》等書都有記載,而且是同一故事情節,隻是字數及文字有所不同。

談蟲錄之怪哉:你所不知道的蟲子

漢武大帝

這其中要以《太平禦覽》卷六百三十四所引《東方朔傳》寫得最為具體詳細,情節也豐滿許多。《東方朔傳》舊題“漢郭憲撰”,不大靠譜,這裡不說,且看故事:

漢武帝行幸甘泉宮,儀仗部隊先到達長平坂,要走上馳道((供皇帝行駛車馬的道路,即禦道)時,發現有怪蟲趴在馳道中央。

此蟲“赤如生肝狀”,腦袋、眼睛、嘴巴、牙齒全都有。擔任皇帝儀仗先驅的騎兵就策馬來向武帝禀報這一情況。武帝于是停車,派了侍中們騎馬去察看,卻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

當時,東方朔作為随從在後面的屬車(帝王出行時的侍衆車,跟随在帝辇後面)裡。武帝就召他去察看,他看了後回來說:“怪哉。”武帝問:“什麼意思?”

東方朔道:“秦始皇時,拘捕幽殺無辜之人,被捕之人怨怒憤恨,又無處申訴,都仰天而歎道:怪哉!怪哉!是以感動上蒼,這怪蟲就是怨憤之氣所化,是以名叫怪哉。那個地方必是秦朝的監獄所在。”武帝诏令丞相公孫弘考察地圖,發現果然是秦朝監獄舊址。

武帝就道:“說得很對。但有什麼辦法去除它?”東方朔道:“憂患這種東西,喝了酒便能消解,用酒來澆它就可以。”

于是把怪哉蟲來放在酒裡,當時怪蟲就消解靡散了。

武帝大笑道:“東方生真是所謂的先生啊,用來什麼來賞賜你這位先知的聖人呢?”于是賜給了他一百匹帛。後來皇帝出行,屬車上放有酒,都是因為這個緣故。

談蟲錄之怪哉:你所不知道的蟲子

奇人東方朔

怪哉蟲為什麼長得“赤如生肝狀”,我們或許可以從中醫理論推衍出答案。按中醫說法,怒能傷肝,我們今天還常說的“上火”,其中就包括肝火,肝火就是憤怒之氣郁積不散而緻。

是以怪哉蟲“赤如生肝狀”這種設定,那是再合理不過的了。《幽冥錄》也說:漢武見物如牛肝,入地不動,問東方朔,朔曰:“此積愁之氣,惟酒可以忘愁,今即以酒灌之,即消。而殷芸《小說》卻把這個特點去掉了,就失去了好些意思)。

但由此而來的,就有一個小疑問:酒到底能不能澆滅怪哉蟲呢?

談蟲錄之怪哉:你所不知道的蟲子

傳說中的怪哉蟲

固然曹家阿瞞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憂能傷的是肺。而故事中的秦民估計又傷肝又傷肺,又憂又怒,由此誕生出來的怪哉蟲,酒大概是澆滅不了的吧?或者說即使暫時消滅了,它還會複生。

東方朔提出來方法,大概隻能澆滅由文人們筆端誕生怪哉蟲。但文人們酒醒之後,必然還會有新的怪哉蟲生出來,那時候又怎麼辦呢?隻好一直醉下去了,就像竹林七賢。

而秦民那是沒酒可喝的,他們也隻有揭竿而起。于是,秦朝就像唐人常楚老《祖龍行》詩所說:“陳勝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武帝大笑說東方朔是“先知聖人”,不過是對這位弄臣的一種調侃,他對怪哉蟲是不當回事的,而怪哉蟲既然被消滅了,他也就踏上了前往甘泉宮的馳道。

但無論如何,怪哉蟲大概會一直存在吧。它會擋在皇帝遊冶的道路上,像怨怒的人吐出來的新鮮肝髒,赤紅色的,有眼能看,有眼能聽,有口能叫,即詭異又熾烈。

作者簡介:

絕塞明月,本頭條号特邀作者。曾是寫手,現為策劃。也曾漂泊四海,如今安于一隅。愛書,嗜睡,做手工。古人雲“兩當十五之年,雖有闆凳椅子而不敢坐焉”,真寫照也。

本号對應微信公衆号:河之南(ID:hezhinan2016),喜歡就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