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h1>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h1>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具有壯麗的地質奇觀,圖檔來自網絡

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位于美國猶他州南部,1996年這裡被總統比爾·克林頓指定為國家紀念區。顔色多變的岩層、巍峨的巨石、陡峭的岩壁使得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具有不屬于地球的美景。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古生物學家唐納德·德貝西,圖檔來自網絡

2002年,猶他州地質學會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組織了一次地質勘探活動,參加勘探的古生物學家唐納德•德貝西(Donald DeBlieux)漫步于紀念區時在地面上發現了一塊化石。當大家進行了實驗發掘後發現藏在地下的是一隻大型恐龍的化石,于是古生物學家們用了三年的時間将化石挖掘出來。為了将化石儲存在圍岩中一起運回實驗室,古生物學家甚至找來了直升機運輸重達500千克重的岩石。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位于山腳下的猶他州自然曆史博物館,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博物館的從業人員正在清理圍岩中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包裹在岩石中的化石被送到了猶他州自然曆史博物館中,研究人員花費了800小時來清理岩石好讓化石漏出來。當化石被全部清理出來後,古生物學家立即辨識出來這是一種角龍類恐龍,但是化石僅僅儲存了半個腦袋。由于化石是在一條名為“Last Chance”的小河旁發現的,是以大家給它起了“Last Chance 角龍”的昵稱。

<h1>惡魔角龍的命名</h1>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惡魔角龍的頭骨及複原圖,圖檔來自網絡

2006年,在加拿大安大略召開了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在這次年會上,德貝西公布了在猶他州發現的角龍新品種,化石和複原圖引起了大家的興趣。2010年,德貝西和加拿大著名古生物學家詹姆士•柯克蘭(James Ian Kirkland)在《角龍新觀察:皇家泰勒博物館角龍研讨會》發表了名為新基礎尖角龍類頭骨來自胡佛組(中坎帕階),大階梯埃斯卡蘭特,猶他州南部》(New basal centrosaurine ceratopsian skulls from the WahweapFormation (Middle Campanian),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southern Utah)的論文,論文中正式命名了惡魔角龍。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惡魔角龍頭盾上的大角讓人想起了西方惡魔腦袋上的角,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的屬名為“Diabloceratops”,屬名來自西班牙語中的“diablo”(意為“惡魔”)及拉丁語中的“Ceratops”(意為“長角的臉”),意思是“像惡魔一樣長角的臉”,這是因為惡魔角龍的頭盾上面長有兩根角,看上去就像惡魔腦袋上的角。惡魔角龍的模式種名為伊頓惡魔角龍(Diabloceratops eatoni),種名“eatoni”獻給古哺乳動物學家傑佛瑞•伊頓(Jeffrey Eaton),他是化石研究和命名者的好朋友。

<h1>長角的怪物</h1>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惡魔角龍與犀牛的體型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對惡魔角龍頭骨的複原,作者:儒略·斯托尼

惡魔角龍屬于著名的角龍類,它的體型比較大, 體長超過5米,身高約2米,體重不足2噸。如果加上頭盾,惡魔角龍的腦袋非常大,它的腦袋前部是角質的喙嘴,很像今天的鹦鹉。與其他角龍相比,惡魔角龍的嘴喙非常短,在其喙嘴上有小型的隆起,古生物學家推測這可能是一個鼻角。在惡魔角龍眼睛上方長有一對額角,其長度約25厘米。惡魔角龍的脖子粗短,身體非常強壯,身後的尾巴較短。惡魔角龍以有力的四肢行走和奔跑,它跑起來的時候就好像一隻憤怒的犀牛。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惡魔角龍的頭骨,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對惡魔角龍腦袋的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其頭盾上的一對長角,這是它最好的辨識特征。長角從頭盾頂部長出,兩隻角向兩側彎曲,就好像是惡魔頭上的角一樣。盡管惡魔角龍看上去有點兇惡,但是它們卻是以植物為食的。

<h1>解開角龍進化之路</h1>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惡魔角龍與其他角龍的頭骨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恐龍中的羊角惡魔國家公園的偶然發現惡魔角龍的命名長角的怪物解開角龍進化之路參考資料:

圖注:角龍進化圖,圖檔來自網絡

惡魔角龍生存于距今8000至7800萬年前晚白垩世的北美洲,是目前發現的最原始的尖角龍亞科恐龍。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北美洲發現了近40種角龍類恐龍,但是它們幾乎都生存在7800至6500萬年前。惡魔角龍的研究者之一柯克蘭指出這種恐龍的發現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比如具有額外的頭盾洞孔。惡魔角龍或許代表了向後期角龍類演化的中間階段,之後各種著名的大型角龍類就出現在地球上。

<h1>參考資料:</h1>

1.Kirkland, J.I. and DeBlieux, D.D. (2010). "New basal centrosaurine ceratopsian skulls from the Wahweap Formation (Middle Campanian),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 southern Utah", In: Ryan, M.J., Chinnery-Allgeier, B.J., and Eberth, D.A.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Horned Dinosaurs: The Royal Tyrrell Museum Ceratopsian Symposiu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117–140

2.Glut, D. F., 2012,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Supplement 7: McFarland &amp; Company, Inc, 866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