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神秘的聲音</h1>
1996年,南丹麥大學的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被帶進了斯德哥爾摩卑爾根海軍基地下一個非常秘密的房間,在這個房間裡,軍方向他播放了一段神秘的聲音。該聲音是被潛艇探測到的,聲音中包含着類似于螺旋槳的噪音,軍方懷疑是前蘇聯潛艇一直在秘密的工作,隻不過蘇聯已經解散多年,俄羅斯沒理由用這種方式挑釁它們。

事實上,最早接受到該信号還要追溯到1981年,在當時一艘蘇聯潛艇在瑞典海岸擱淺,而擱淺的位置距離瑞典海軍基地隻有10公裡,至此之後瑞典開始在周圍海域進行密切監視,而在此期間他們就收到了這段令人難以琢磨的神秘聲音。
在1982年時,瑞典為了找到該神秘聲音的來源,發動了多艘潛艇、船隻甚至是直升機對聲音發出地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探索,然而卻什麼都沒有發現。而至此之後的10多年裡,瑞典經常會接收到這段神秘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差點兒将它們搞瘋掉,畢竟當你面臨一種威脅,卻又不知道這個威脅來自何方,以及是誰在威脅你時,你也會瘋掉。
據說瑞典首相還曾經寫過一封信,質問俄羅斯當時總理葉利欽,導緻兩國關系一度非常緊張。
為了找出該聲音究竟來自于哪裡,瑞典軍方将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帶進了一個秘密房間裡,并對他說:你是第一個聽到他的普通公民,希望你能為此保密。
之後,瑞典軍方開始播放該神秘的聲音。原本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以為這個聲音會很震撼,但聽完該聲音之後,他卻表示:就這?
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說,我能重制這個聲音,然後他在下一次來到海軍基地時,向軍方展示了“蘇聯潛艇”的聲音,就在軍方高度緊張時,馬格努斯·沃爾伯格教授說:這是大西洋鲱放屁的聲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大西洋鲱會放屁?</h1>
提到大西洋鲱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卻是大名鼎鼎的“鲱魚罐頭”的原材料。
我們知道,人類之是以會放屁,是因為人類的腸道微生物在分解食物的過程中,會釋放一些氣體,比如:二氧化碳,這就導緻腸道内的氣壓比人體外的氣壓要高,在内外壓力差的作用下,腸道内的氣體會向外釋放,而這就是放屁。
鲱魚的放屁原理和人類不同,它們的屁不是從消化道出來的,而是從魚鳔出來的。它們的身體内部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構造,它們從水面吞下空氣之後,會将一部分氣體儲存在魚鳔之中,魚鳔的末端和肛門相連,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将魚漂内的氣體從肛門處擠出,形成“屁”,隻不過大西洋鲱放的屁又快又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鲱魚用屁來交流</h1>
大西洋鲱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們喜歡群居生存,科學家曾經對其中一個鲱魚種群進行測量發現,大西洋鲱魚的魚群尺寸達到了4立方千米,大約是由40億條魚構成。
在如此多的個體中生存時,大西洋鲱演化出了一種交流方式“屁語”。科學家研究發現,和人類放屁時“"噗"的一聲不同,鲱魚放屁類似于"噗噗噗噗噗"的高頻屁,專業術語就是”一個連續的脈沖串“。
鲱魚的屁頻率低頻可達到1.7kHz,高頻為22kHz,而人類的聽力範圍在20~2000Hz,也就是說鲱魚屁的大多數頻率超出了人類額聽力範圍,是以人們才難以聽到。
不過研究發現,鲱魚的聽力範圍高于1kHz,這意味着它們能夠聽到自己放屁,是以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有可能會通過屁來交流。
這種說法并非毫無依據,事實上在夜晚,或者是在深海之中時,海洋缺乏光線的照射,鲱魚為了找到同伴,需要時時聯系。再者,鲱魚發出的快速重複信号的頻率很高,超出了大多數肉食者魚類的聽力範圍,是以它們用這種方式交流不怕天敵聽到。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卻能夠聽到這種頻率,是以它們容易被鲸魚以及海豹等動物追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總結</h1>
鲱魚雖然會放屁,但這并不是導緻鲱魚罐頭變臭的原因。鲱魚罐頭之是以如此的臭,是因為一種厭氧菌在分解鲱魚罐頭時,會釋放大量的刺激性以及難聞的氣體,令人聞起來非常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