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月訂單創15年新高,雷諾在華發展瞄準新能源

9月訂單創15年新高,雷諾在華發展瞄準新能源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凱 翟亞男 北京報道

近日,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公布第三季度财報。财報顯示,雷諾集團第三季度全球汽車銷量達599027輛,同比下降22.3%。其中,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占總銷量的31.3%。雷諾集團表示,由于汽車價格上漲抵消了全球銷量22.3%的降幅,第三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103.7億歐元降至90億歐元,同比下降了13.4%。

歐洲成雷諾主要市場

第三季度雷諾在全球共售出365934輛汽車。其中,雷諾在歐洲五個主要國家(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國),與2019年的第三季度相比,市場佔有率提升了6%。同時,雷諾表示,該公司9月的訂單量創15年新高,相當于2.8個月的銷量。從這種趨勢來看,雷諾相信自己有望實作更嚴格的歐洲二氧化碳減排目标。

在細分車型中,電動車E-TECH系列車型的銷量增長29%,占本季度銷量的31.3%。此外,得益于全新Arkana E-TECH的推出,也讓雷諾品牌重新回歸C級市場。而在輕型商用車方面,MASTER和Trafic的銷量較為穩定,在整體市場銷量下降11.2%的情況下,雷諾輕型商用車的全球銷量反而增長了1.4%。

除雷諾品牌外,達契亞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達契亞在第三季度共銷售128375輛車,新Sandero成為本季度歐洲最暢銷車型,Duster在歐洲細分市場銷量榜單中位列第三,剛剛上市的Spring目前已獲得3萬訂單量。對此,雷諾首席财務官Clotlide Delbos表示:“Dacia Sandero是一款很受歡迎的低成本城市車,現在的傳遞等待期是6個月。”

此外,雷諾表示,今年的營業利潤率将與上半年報告的2.8%大緻相同。并且,今年汽車業務的自由現金流(不包括營運資本變化)也将為正數。公司計劃的20億歐元成本削減計劃也早已實施,準備在未來幾周内完成,比原計劃完成時間提前一年多。

在公布财報的同時,雷諾表示,由于第四季度存在不确定因素以及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導緻全年減産近50萬輛汽車,是9月初預期(22萬輛)的兩倍以上。對此,Delbos稱,該公司預計第四季度晶片短缺形勢“仍然不樂觀”,因為供應商提供的資訊不太可靠。當被問及其他原材料時,她表示,雷諾沒有遭遇其他原材料短缺,但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Stifel分析師Pierre-Yves Quemener表示,如果雷諾今年的減産量能控制在35萬輛,那對于該公司來說,也算是一項“成就”。他表示:“這将意味着,雷諾将在第四季度大幅改善目前的情況,在我看來,這非常、非常雄心勃勃。”

與吉利合作,實作資源互換

雖然雷諾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喜人,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不盡人意。截至目前,雷諾與江鈴集團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品牌江鈴新能源累計銷量僅有1840輛。是以,為了擴大銷售量,提升利潤率,雷諾一直想要在中國市場尋找新的突破點。今年1月14日,雷諾釋出了革新戰略(Renaulution)架構。該架構的内容主要是為了重塑雷諾在中國的商業模式,利用在中國的資産,向電動車和輕型商用車領域集中發力,同時借助中國具有競争力的産業生态系統,為中國及全球市場開發新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産品方面,雷諾集團計劃到2025年推出24款産品,至少包括10款純電動車。針對中國市場,将開發适合本土品牌的車型。

事實上,對于雷諾這家百年品牌來說,雖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較低,但也不會到放棄市場這一步。2020年,由于疫情帶來的業務停滞,雷諾不得不采取收縮陣地儲存實力的政策。是以,雷諾放棄了在中國市場的燃油車業務,将東風雷諾的股權轉讓給了東風汽車集團。但雷諾依舊沒有放棄中國市場的打算。雷諾CEO Luca De Meo表示:“一家沒有中國業務的汽車制造商就像一張沒有腿的椅子,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

基于此,雷諾保留了在中國的輕型商務車以及新能源業務。

不過,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我國市場新能源銷量也快速提升。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為216.6萬輛和215.7萬輛,分别增長1.8倍和1.9倍。其中,9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更是高達19.5%。如此大的增長幅度,雷諾自然不甘心就這樣錯過。是以,為了加快“Renaulution計劃”在中國市場的落地,8月9日,雷諾以及中國民營汽車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建立創新型合作夥伴關系,最初将專注于中國和南韓等核心快速增長市場開發混合動力汽車。

雖然雙方并沒有就此次合作的形式作出詳細說明,但在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當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蛛絲馬迹。簡單來說,此次合作就是吉利将提供先進的平台技術,而雷諾提供品牌政策和内容。是以,在合作當中,雙方将基于吉利先進的平台技術在中國市場聯合開發雷諾品牌的混合動力車型。而在南韓市場,雙方則将基于領克的節能平台共同開發适用于南韓市場的車型。

此外,雙方還可以借助彼此的資源擴充市場。雖然雷諾在南韓市場的占有率不高,但雷諾在1998年就已經進入南韓,其在南韓的市場布局以及品牌知名度對于吉利進軍南韓市場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引路人”。

而對于雷諾來說,吉利除了可以提供技術平台外,還可以給雷諾一個在中國的銷售管道,同時也借助吉利的品牌效應,雷諾或許可以在銷量上得到突破。這對于雷諾來說,是一個迫切需要的資源。至于雷諾能否在中國市場擺脫低迷,還需要産品面市後的市場反應才能有所顯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