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水南音廣流傳,
客途秋恨曲調寒。
清代民間最底層,
妓女生活多可憐。
奶油小生缪蓮仙,
愛上妓女麥秋娟。
青樓邂逅中秋夜,
纏綿相愛月華圓。
今隔一方難相見,
日夜思嬌枕難眠。
幾回眷戀難分舍,
情牽古道白榆天。
涼風有信報相思,
秋月無邊多情緣。
何時好似雙飛燕,
永不分離共歡甜。
2021.8.11
注釋:《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慶學者纓艮所作的詞曲名,其内容是叙述當時妓女們的生活與心境凄婉的情形,據說曲詞委婉,易于傳唱。後來南海人葉瑞伯在清代道光年間重編《客途秋恨》為廣東地水南音,便一直廣為流傳。到了20世紀20年代,編劇家黃少拔以該曲為故事線索,将男女主角附會為缪蓮仙、麥秋娟,又将其他曆史人物牽扯在一起,改編成粵劇《客途秋恨》。為發揮原來的名曲效應,他按劇情需要将原曲修改作為主題曲,仍然用南音來演唱。不料該劇由白駒榮首演之後,觀衆雖對于劇情反應冷淡,但主題曲《客途秋恨》卻不胫而走,很快成了家喻戶曉的流行曲。附《客途秋恨》節段: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小生缪姓蓮仙字
為憶多情妓女麥氏秋娟
見佢聲色與及性情人贊羨
更兼才貌兩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
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
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
獨倚蓬窗思悄然
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
又隻見平橋衰柳鎖寒煙
第一觸景更添情懊惱
虧你懷人愁對月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