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客途秋恨》:一場水乳交融的親情

《客途秋恨》:一場水乳交融的親情

《客途秋恨》:一場水乳交融的親情

黃自宏

在今年春節檔期賀歲片中,展現母女親情的《你好,李煥英》一直笑到最後,其實早在30多年前,也曾有過這樣一部反映母女情深的優秀經典影片,是出自于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和導演獎,并擅長營造和刻畫香港女性形象魅力的女性導演許鞍華之手。

1990年上映的許鞍華導演、半自傳體性質的電影《客途秋恨》,由張曼玉、陸小芬主演,講述一對母女從隔閡沖突到彼此諒解的經曆。

《客途秋恨》:一場水乳交融的親情

曉恩(張曼玉飾)自小與母親有隔閡,長大後外出求學。因妹妹嫁人移民,曉恩回到了久違的家,卻與母親葵子(陸小芬飾)的沖突越發嚴重。直到曉恩決定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她才真正開始了解母親的過去。原來在抗日戰争時期,母親隻身到僞滿洲國投靠兄長,結識了身為國民黨文書的父親(李子雄飾),戰後結婚留在了中國,卻因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母親與公婆之間誤會不斷。曉恩終于感受到母親身處異國他鄉的寂寞無助,母女在日本探親的旅途中取得了溝通與諒解。

電影作為導演許鞍華的半自傳作品,許鞍華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展現出導演早年輾轉中、日、英多地的真實經曆,多種文化在片中形成鮮明對比。影片主題落在母女之間微妙複雜的情感上,手法以女性化角度描繪母女間的情感與隔閡,從細微處感動人心,一些片段如泣如訴,令人動容。

電影《客途秋恨》被認為是許鞍華最感人、最令人難忘的電影之一。這部半自傳影片描述一位女兒慢慢體會到身為日本人的母親在香港生活的種種艱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移民及遷居壓力很大,而影片中不同文化間的疏離感、分裂的忠誠、隔代人之間的諒解,都令當時的香港人産生了共鳴。即使如今香港回歸已經20多年,在回流的香港移民心裡該影片依舊是永恒的經典。

《客途秋恨》:一場水乳交融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