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菌繼續給大家推薦國産的經典好電影,今天說的這部電影名為《黑炮事件》,1986年上映的這部電影是由黃建新執導,劉子楓、高明、楊亞洲等主演的一部中式黑色幽默電影,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浪漫的黑炮》,講述了礦山的工程師老趙為尋找一枚丢失的黑炮棋子而被組織誤會引發了一連串的内部調查,卻沒想到延誤了礦山的工作還引發了沉重的後果。

在談電影之前先說說本片的導演黃建新,他執導的電影雖然隻有6部,但每部電影都為他赢來了獎項,他的電影與其他人的作品不同,黃建新大膽揭露社會亂象,在他的影片裡能看到最真實的人性與當年存在的種種社會沖突,分享菌昨天推薦過他的另一部作品《背靠背,臉對臉》,那部電影講述的是官場博弈與人性險惡,而今天這部《黑炮事件》則講述了當年地區黨委沒有響應中央政策而引發了一連串鬧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劇情概述:</h1>
趙書信(劉子楓 飾)是某礦山公司的工程師,大學畢業二十多年來一直為人忠厚,工作勤勉。一個雨夜,趙書信發了一封令人疑惑的電報,于是從警察局到礦山内部的審查就開始了。
“黑炮丢失301找趙”,這麼一段簡短的話語在大家看來很明了,但“炮”這個字還是引發了電報部門的警覺,于是警方通知了礦山的上司幹部,一場無聲無息的内部審查開始了。
在審查的同時,礦山此時正在安裝國外高價購買來的鑽探裝置,而礦山上唯一擅長技術德語的隻有趙書信,但礦山上的武書記固執己見,堅持讓旅遊翻譯馮良才來接待德國專家,結果二人在翻譯上出現的沖突不說,工期也大大延誤。
德國專家漢斯多次要求礦山把接待的翻譯換成趙書信,他佩服趙書信的誠實與專業,但礦山的上司們在武書記的堅持下也隻能繼續讓旅遊翻譯繼續頂着這個位置,而趙書信這個工程師卻被派去了維修廠。
礦山的經理不滿這種偷偷摸摸胡亂猜測的内部審查,于是明着暗着終于弄懂了“黑炮”的由來,他将自己的發現在礦山黨委大會上說了出來,卻沒想到武書記還是覺得證據來自當事人,應當更嚴謹一些,五次黨委大會後礦長也隻能無奈地讓趙書信繼續脫離這次翻譯行動。
直到趙書信的快遞到達,固執的武書記才發現趙書信真的為了一個不值錢的象棋子發了一塊錢(當年不少了)的電報,而趙書信也在看到别人拆自己快遞的時候才明白自己所遭受的這一切到底由何而來。
最後,德國專家漢斯走後才二十天,巨額資金買來的裝置就完全損毀,這時礦山的上司們才想到找工程師趙書信,而裝置損毀的原因是翻譯将說明書上的“所有軸承都用桐油”錯翻譯成了“所有支架都用桐油”。
而在這一切發生之後,武書記(上圖中的老太)帶頭的上司竟然還糾結趙書信為什麼為了不值錢的棋子發電報,而趙書信的回答很簡單:好好一副象棋少了一子挺可惜的,以後再也不下象棋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影片點評:</h1>
點評這部電影之前先帶大家看看下面的兩張圖,礦山經理來找趙書信,看到了他黑炮丢失後代替黑炮的小盒子才明白了這一切的真相,而趙書信的好友德國專家漢斯看他們談論盒子打開後卻發現這是空的。
這整個《黑炮事件》就像這個盒子一樣,沒打開之前以武書記帶頭的上司們雖然接到了中央傳達的優待知識分子的通知,但年老且思想老舊的武書記堅持自己的想法來揣測趙書信的為人,故意想些什麼“小時候信教、和德國專家好像有約定、奇怪的紙條”,她的誤解讓礦山上司對這次調查越來越看重,卻沒想到引發了後來的一切。
影片大膽帶觀衆了解了那個年代地區基層上司錯誤了解中央政策或是思想老舊等原因,耽誤企業發展也影響了知識分子為國效力的積極性,分享菌很喜歡這類揭露社會現象的電影。
正是揭露和研究,問題才能解決,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作風,現在的知識分子真正獲得了人民的尊重而不是像影片中一樣被人随意揣測。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結語:</h1>
影片雖是一場悲劇,但也讓人看到了曾經的那些工程師,卑微、隐忍、謹小慎微,為了革命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明明有着高學曆卻也能接受組織安排的維修廠的體力活,正是當年這些無私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強國,希望大家能從這部影片中感受過去的曆史,隻有這樣才能明白今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