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比“慘”,沒人能赢過16世紀槳帆船的奴隸槳手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

<h1 class="pgc-h-arrow-right">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h1>

要比“慘”,沒人能赢過16世紀槳帆船的奴隸槳手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

地中海槳帆船

聖約翰騎士團槳帆船指揮官羅姆加,正帶領四艘戰船在這裡休整。這天晚上,羅姆加早早的就休息了,他沒有想到,災難即将降臨。

午夜時分,海面忽然刮起了一陣詭異的旋風,把幾艘槳帆船的桅杆折斷。很快,幾艘船就被狂風吹翻……第二天一大早,救援人員駕駛小船趕往現場,發現幾艘槳帆船都是底朝天漂浮在海面上,看來不可能有幸存者了。

然而,當他們靠近其中一艘船的時候,忽然聽到沉悶的敲擊聲,船艙内還有人!救援者立刻尋找敲擊的準确位置,然後快速鑿開了一個大洞。一片黑暗中,伴随着尖叫聲竄出了一個動物,船上的寵物猴子。

緊接着,指揮官羅姆加也鑽了出來,經驗豐富的他找到了一個狹小的水下空間,在那裡水隻淹到了他的肩膀。羅姆加沒有冒險潛水逃生,他知道會有人來救援,于是一直等到了現在。

然而,戰船上的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當救援人員用浮桶等工具把船翻過來後,才看到那令人震驚的場景:所有的槳手,超過300人全部被淹死,他們的屍體依然被鐵鍊綁在槳手的座位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h1>

要比“慘”,沒人能赢過16世紀槳帆船的奴隸槳手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

傳統的加萊槳帆船

顧名思義,槳帆船的主要動力來自槳手,戰艦的大小不同,需要的槳手數量也不一樣。小型槳帆船隻需要數十人,大型軍艦可能高達數百人。

這些槳手的悲慘遭遇,源自于他們驅動的船隻,主要的用途是戰争。古埃及人和克裡特島人确實曾用槳帆船進行商業活動,但人們很快就發現,要供養衆多槳手的食物和淡水,成本很高,不實用。

是以,槳帆船逐漸成為地中海最重要的戰船類型。

槳帆船一般吃水淺,可以輕松靠岸,友善兩栖作戰。另外,槳帆船依靠人力驅動,比大帆船的更加靈活,很适合劫掠商船。當然,因為靠槳手驅動,是以作戰時可以靈活攻擊後退,便于指揮。

不過,槳帆船也有弱點。它無法遠航,因為要經常靠岸補充淡水,供槳手飲用。是以,它隻能在近海作戰。另外,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追擊或者逃跑都需要槳手拼命劃船——是以,槳手的“損耗”高的驚人,必須經常補充才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h1>

要比“慘”,沒人能赢過16世紀槳帆船的奴隸槳手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

劃槳的奴隸

不同時期槳手的來源不同,16世紀之前自由人比較多,他們受雇傭工作,不會被綁在鐵鍊上——但這些人往往都生活非常貧困,沒有别的謀生出路,是以工作環境和待遇不會多麼好。16世紀開始的地中海,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開始爆發長久的沖突,罪犯、俘虜和奴隸,逐漸成為槳手的主力。

尤其是海戰頻繁的時期,雙方都都開始有目的的劫掠人口,充當奴隸,在戰艦上當槳手。本文最開始講述的馬耳他港口的災難中,死去的300多名槳手就都是穆斯林奴隸。

對待奴隸,根本不用考慮他們的生死。

奴隸槳手往往三四個人被鎖在一起,固定在一條約0.3米寬的長凳上。一旦被固定在某個座位上,他們短時間内就無法移動了。

奴隸槳手每天隻能吃一點點黑餅幹,忍饑挨餓。身上除了一條亞麻馬褲,就是手上和腳上的鐵鍊了。隻要戰船需要移動,槳手就必須按照節奏劃槳,稍有不慎就會被手持皮鞭的監工暴打。

拼命劃槳就是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哪怕精疲力竭也無法休息。尤其是戰船正在努力追擊敵人或者努力逃跑的時候,監工會拼命的揮舞皮鞭,槳手必須長時間拼死劃槳。這不是誇張,活活累死是很正常的情況。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h1>

要比“慘”,沒人能赢過16世紀槳帆船的奴隸槳手1555年10月22日,馬耳他港口。以人力驅動的槳帆船,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後期。那麼,槳手到底是怎麼“損耗”的呢?就算不被累死,奴隸槳手也活不了多久。

好萊塢電影《賓虛》劇照

為了防止逃跑,一旦出海槳手就會被固定在長凳上,有時候會長達幾個月時間。這意味着,他們的吃喝拉撒都在一個地方解決,長時間無法睡眠休息,有些槳手會直接發瘋。

英國學者羅傑·克勞利在《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中,引述了同時期一個英國人的描述:“一排排忍饑挨餓、皮膚被曬得黝黑、身體精瘦的可憐人,被鎖在木闆上,有時一連幾個月都無法離開……裸露的皮肉遭到殘忍的、持續的鞭打,被催促用力劃槳,甚至超過了人類可承受的範圍……”

很明顯,這樣的工作讓槳手的死亡率非常高。

除此之外,因為奴隸的吃喝拉撒都在狹小空間裡,槳帆船往往臭氣熏天,港口的人距離很遠就能聞到臭味。在16世紀,槳帆船會隔一段時間停靠港口,用海水沖洗幹淨。但是,這樣的環境讓疾病很容易傳染開來,很短的時間内就能殺死大量的槳手。

一些幸運的奴隸槳手,扛過了監工的皮鞭,熬過了漫長的戰争,挺過了肆虐的疾病,終于回到港口可以短暫休息。但等待他們的,是下一次起航,那些早已被榨幹的槳手挺不了多久的。

于是,戰争期間的槳帆船,需要不停的補充槳手。

16世紀初開始,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不斷較量,明目張膽的劫掠沿海城市。無數人是以成為奴隸,被送到槳帆船上當槳手。

這些奴隸槳手,很快就會累死病死,屍體直接被扔進大海,新的奴隸再補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