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太望閣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一部西德拍攝的二戰題材電影。為了更好的了解電影,我們先簡單讨論下影片講述的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以下簡稱條約)對德軍提出了明确的限制: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内,并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定;海軍隻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艦。不得制造及擁有潛艇。不得組織空軍。(摘自某度百科)

《條約》簽訂後,為發動下一場戰争,德國大力發展了飛機、坦克等新型武器裝備,陸軍和空軍的實力迅速恢複,某些方面作戰理念和模式甚至領先了世界先進水準。與陸軍和空軍相比,德國海軍的實力還是受到了《條約》的較大影響。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20世紀軍史界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話:“五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意思是,隻要五年就可以建設一支強大的陸軍,隻要有十年時間就可以發展一支強大的空軍,但是海軍,則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至于為什麼這麼說,不在這篇文章的讨論範圍,這裡就不詳細解釋了)

以當時的條件,德國海軍的航母技術已經遠遠的落後于美、日、英等世界海軍強國了,再加上大力發展軍事,陸軍和空軍都在争奪有限的生産資源,鋼鐵産量也不足以支撐海軍航母等大型艦船發展,最主要的是希特勒在一開始就沒有把重心放在海軍上,他不是很重視海軍,更加關注從陸地攻擊法國、俄國等傳統強敵。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在這個背景下,德國海軍精英鄧尼茨提出了發展潛艇部隊的思路(他本人在一戰時是德國潛艇艇長指揮官,曾被俘,是一個傳奇人物),采用“狼群戰術”攻擊敵人——組建潛艇小分隊,集中多個潛艇輪番攻擊目标艦船。這種戰術在大西洋海戰初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一時間,德國潛艇部隊和鄧尼茨成為了“英雄”,受到希特勒和德國納粹的大力吹捧。

但是好景不長,随着盟軍破譯了恩尼格瑪密碼,改進戰術以及雷達技術發展,給予了鄧尼茨的潛艇部隊幾乎是毀滅性打擊。1943年德國損失了240餘艘潛艇(如果沒記錯的話,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潛艇總數也沒有超過400艘),1943年底,u型潛艇隻能在海上巡遊了,此後,盟軍海軍對德國人取得了全面優勢直到戰争結束。

總得來說,德國海軍和陸軍一樣,二戰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随着戰争的程序,結果都是被揍得“滿地找牙”。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從海底出擊》講述的是德國潛艇戰術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後,一艘德國u型潛艇執行任務期間發生的故事。影片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約爾根.普羅赫諾等主演。片長3個多小時,1981年9月17日在西德上演。

影片伊始,戰地記者分頭哥(維爾納由赫貝特.格勒内梅厄飾演)受命與一艘潛艇出海,他的任務是用照相機記錄潛艇官兵的英武形象和事迹。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出發前夜,分頭哥在u型潛艇指揮官堅毅哥(萊曼指揮官由尤爾根.普洛斯諾飾演)的帶領下,參加了潛艇官兵的party。酒吧裡,官兵們放浪形骸,拼命的酗酒,調戲女人,肆無忌憚的做着無限出格的舉動,剛剛被授予帝國勳章的另一個潛艇艇長捧着馬桶狂吐,站不起身來,分頭哥自己也喝的酩酊大醉,現場一片狼藉。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恐懼——這是影片伊始,導演就向觀衆傳達的情感情緒。作為二戰陣亡率最高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陣亡率達到了70%左右,也這超過了參戰國的任何兵種陣亡率。死亡的恐懼無時無刻不籠罩在潛艇官兵的頭上,是以,他們在休假的時候,才會醉生夢死,過着有今天沒有明天的生活。導演以此為開篇,為影片正片交代了重要的情節要素,做了很好的鋪墊。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窒息——這是導演貫穿始終的情緒把控。當潛艇駛入大洋後,分頭哥覺得很興奮,燕子般在潛艇裡穿來穿去。經驗豐富的堅毅哥隐晦的提醒他,難熬的日子在後面呢。果然,過了一段時間後,分頭哥就感到了不适應。狹窄、悶熱、煎熬,50個人用一個廁所,無法洗澡長出的小生物——虱子,發黴的食物,睡覺時的呼噜聲、毫不掩飾的放屁聲,永遠也排不出去的臭味,最主要的是,在茫茫大海中,唯一能依靠的隻有自己,而潛艇隻要被軍艦盯上,就會處于絕對的劣勢,死亡無時無刻不籠罩在官兵的頭上,深水炸彈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魇,官兵們時刻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在遭遇深水炸彈的襲擊後,艦艇上第一個崩潰的人居然是老兵約安,在艦艇遭受重創後,他背着救生裝備,擅離崗位,試圖逃生,當然了,他哪也去不了!在堅毅哥惋惜的眼神下,約安惶恐不安的解釋:不知道,為什麼,我就這樣了,請原諒我,下次不會了。

本來堅毅哥是準備把約安作為逃兵送上軍事法庭的,但是在聽說約安已經執行過九次巡航任務後,他随即釋然了,畢竟在長時間壓力折磨下,約安的崩潰也不是不能原諒。堅毅哥帶着艦艇又一次挺過來了。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絕望——這是導演最終想要表達的情緒體驗。沒錯,就是深深的絕望,而且是一次次見到希望之後又一次次希望破滅後的絕望,更加的殘酷和無情。躲過軍艦的襲擊,死裡逃生的艦艇官兵目睹了被他們擊沉的船舶船員絕望的跳進海裡,卻隻能轉身離開。

艦艇輪機長是資深的潛艇軍官,深得堅毅哥信任,在執行本次任務之前就已經和妻子産生了沖突,有較大的負擔。堅毅哥感覺部隊就要堅持不下去了,他決定讓輪機長和分頭哥在補給碼頭上岸,從陸路回德國。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分頭哥盡管覺得自己還可以堅持,但是能逃離潛艇這個悶罐,當然也是值得開心的事情,他答應對床的小兵,替他給法國女友送信。

沒想到,當局不僅沒有同意讓兩個人休假,還強令潛艇必須從直布羅陀海峽穿越回歸,而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一片死一樣的寂靜中,堅毅哥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給官兵們點燃了重新回家的希望。

然而在潛行過程中,幸運女神并沒有眷顧他們,盟軍軍艦發現了潛艇,給予了它毀滅性的打擊。潛艇掉落在280多尺深的海底一動不能動,船艙進水,失去動力,空氣幾乎以肉眼可見消失,體力大量的消耗,生死關頭,全艇官兵陷入了徹底的絕望中,感覺這次真的完了,但同時也爆發了不可思議的力量,潛艇最後居然被神奇的修好了。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影片最後進入高潮,堅毅哥帶領一艘千瘡百孔的潛艇和滿身蒼夷的官兵駛回了軍港,碼頭上是夾道歡迎的群衆,衆人高興的歡呼,見證帝國海軍的又一神迹,場面十分的熱烈,可就在大家以為是一場“王者歸來”的戲碼時,轉眼就變成了“流星墜落”,軍港遭遇空襲,潛艇被盟軍的轟炸機擊沉,二副、約安、小兵等官兵死傷無數,分頭哥眼睜睜的看着堅毅哥死死地盯着逐漸下沉的潛艇,在堅毅哥的眼神中,分頭哥和觀衆感受到了真正的最終絕望……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這部影片采用了強烈的寫實記錄風格。雖然,影片以分頭哥作為戰地記者跟随潛艇官兵采訪切入故事,但是為了更好的展現影片風格,向觀衆傳達更強烈的恐懼、窒息與絕望的感官體驗,影片并沒有完全以第三者的視角呈現,有些時候,還是從堅毅哥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情節,隻是在開頭、中間以及影片最後的重要節點,用分頭哥的視野來講述故事和展現了官兵們的最後結局。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從個人觀影體驗看,通俗來說,這是西德拍攝的一部吹噓德國潛艇部隊官兵的影片,特别是在影片的最後,導演設計了潛艇回到碼頭又被盟軍轟炸機擊沉的戲碼,表面上看,是為了更好的演繹“絕望”的情緒,設計了反轉,但其實給人感覺,也隐晦的表達了失敗并不是潛艇部隊的錯——我們千辛萬苦取得了戰績,是你們别的兵種輸掉了戰争,在某種程度上,進一步鼓吹了德國潛艇部隊,說白了,多少有點不服氣。說實話,在這部片子裡,我沒有看到任何反戰(請注意不是厭戰而是反戰)的情緒,隻要一群忠實執行指令的官兵。導演涉嫌用“賣慘”來掩蓋事實真相——德國潛艇部隊也是納粹侵略戰争的有力工具和幫兇。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導演的這種設計顯然落了下乘,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戰鬥力隻能決定戰役的勝負(況且德國潛艇部隊也不是始終強大,前面說了,後期也是滿地找牙),在那場事關全人類生死存亡的世界反法西斯戰争中,最終勝利的一定是正義的一方,是以說納粹德國必敗,這沒有什麼可說的。任何的鼓吹、粉飾和掩蓋都是徒勞無功的,也隻能徒增笑柄。

《從海底出擊》:巨大壓力下德國人依然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做錯了事就老老實實承認,改過自新就好!

看有趣的電影,細細的品味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是太望,下期再見!

文章圖檔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