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烤雞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一種傳統美食。

福臨烤雞
相傳,清朝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因厭倦世俗,于五台山皈依佛門。康熙皇帝登基後,日夜思念父親,欲往五台山勸父親回宮。康熙知父親未出家前,最愛吃烤雞。于是,下旨給禦廚:誰能做出最好吃的烤雞,便有豐厚獎賞。期間,康熙勵精圖治,治理國家近十年,但始終未有禦廚做出讓他入口不忘的烤雞,心内郁悶。
康熙皇帝
一日,康熙射獵歸來,準備用膳。突然被一股濃郁的烤雞香味所吸引,食之,皮脆肉嫩,唇齒留香,欲罷不能,便問禦膳房由來。原來是一位剛進宮不久的山西年輕廚子所做,他采用了山林走地雞,用近30味香料和名貴藥材腌制,經過十幾道工序烤制而成,成品色澤誘人,食後回味悠長,身心愉悅。
康熙即刻攜這位禦廚赴五台山省親,在苦候父親多日,順治帝福臨終于肯見康熙,康熙動之以情,并加以美食烤雞敬獻,以期父親還俗回宮。最終康熙雖未請回順治,但這位來自山西的年輕禦廚卻平步青雲,在禦膳房身居要職,追随康熙多年。
在康熙帝66歲壽宴上,禦膳房為滿漢文武百官敬獻了滿漢全席。其中最為尊貴的“千叟宴”燒烤二品中有一道“禦膳烤雞”,便是康熙帝當年五台山省親的那道菜。康熙帝每每思念父親,便讓禦膳房做這“禦膳烤雞”來吃。待康熙駕崩,山西禦廚便告老還鄉,并将這制作烤雞的秘方傳于後人。
禦膳烤雞
因為這道菜是康熙專門為父親愛新覺羅.福臨所做,是以後世便稱這道美食為“福臨烤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