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孩子到了四年級後,已經從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再到三年級寫自己的經曆,已經寫了很多作文,對作文已經不陌生了。

這就到了讓孩子全面了解作文,深度了解作文的時候了。如果這時不讓孩子了解到底什麼才是好作文,他們就會習慣地認為好作文就是有好詞好句,有修辭手法,語言美。甚至有些家長朋友,一直還認為好作文就是語言優美。

四年級開始讓孩子對作文有全面的了解,就為以後再寫作文确立了方向,打下了基礎。不然,孩子就會誤入歧途,越走越遠,很難觸及作文的本質,也就很難了解國文的精髓。作文、閱讀、國文基礎知識,本身就是一體的東西,現在太多地方的國文教學恰恰卻是在作文上套模闆,在閱讀上套公式,在國文基礎知識上講做題技巧。這看似為了提升孩子的國文成績,卻讓孩子離國文越來越遠,越學越抓不住重點。

那麼,四年級開始,就讓孩子對作文有整體的把握,對孩子以後國文的學習,意義深遠。

下面我們開始對作文進行深入的剖析。

作文有四大構成,這四大構成全部合格才算是好作文。從國小考試到聯考,作文打分都是從這四大構成來着手的。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一切的材料、語言、結構都是受中心支配的。下筆千言,離題萬裡;洋洋灑灑,不知所雲。隻要中心不明确,作文就失了靈性,丢了靈魂,就不會對讀者有什麼影響。一篇作文的品質,很大程度是中心決定的,作文的厚度、深度、廣度、無一例外看一下作文的中心就明白了。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文時,一定要讓孩子的作文有真情實感,有獨特的角度,有新穎的認知,這就在中心上确定了位置。中心深刻固然很好,但是,“深刻”很害人,因為國小生對生活的認知還處于表象,急功近利要求孩子的作文一定要“深刻”,這要不得。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作文的中心必須有材料比對,正是有了材料中心才不再是一句空話。中心和材料共同構成了作文的内容。中心就是一句話,這句話要用整篇文章去诠釋,就必須有材料作為支撐。寫“我的媽媽很善良”,必須要有具體的事情來說明媽媽是怎麼善良的。不然,整篇作文寫滿了“我的媽媽很善良”,也不過是空喊口号,毫無意義。

——好人好事,一定是扶老奶奶過馬路;我的媽媽,一定是我生病了,背我去醫院,或是下雨了,給我送雨傘。這些材料已經散發了腐爛的氣味,寫到作文裡隻會讓自己的作文也腐爛。家長朋友輔導孩子寫作文,一定要注意這些。之前我們的文章中談到讓孩子多觀察,多感悟,那都是在為作文的材料做儲備。

作文内容要好,形式也要美。(對這幾部分的深度了解,可以讓孩子參加我們的“作文思維訓練營”)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很多孩子一寫作文就是“老三段”——開頭一段,中間一大段,結尾一段。在形式上很不好看。孩子們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們老師說了,這叫‘總分總’。”好一個“總分總”!其實,“總分總”是指作文的整體架構,但,并不等于段落上就一定是三段,在“分述”的部分,完全可以分幾段,寫得更詳細,更有層次感。比如寫春雨。開頭和結尾都可以以“總”的形式寫“我愛春雨”,在主體部分完全可以分三段“春雨的特征”“春雨的珍貴”“雨後人們的表現”來寫,再加上開頭和結尾,就是五段。

再比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開頭和結尾也可以“總述”“這件事讓我難忘,這件事的意義。”在主體部分,也可以按照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分為三段,加上開頭和結尾,也是五段。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當然,我們輔導孩子寫作文并不是一定讓孩子從“老三段”變為“五段”,而是說,作文的結構上可以更完美,更有層次感,更能把材料展現地清晰、明了。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好的作文,語言一定是通順、優美的。但是,這個優美并不等于就是用了成語,引用了古詩詞、名人名言。

家長朋友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時一定要記住,關于描寫的語言,我們還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多次講述,這裡就不過多地展開了。

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把握了這四點,方向就對了,就不會厚語言,而薄其他三項了。相信孩子懂了這四點後,作文就越寫越出彩了。

如何輔導高年級的孩子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