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了解近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真正讓我軍将領,聲名遠赫,并創造諸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則是在解放戰争時期。一場解放戰争造就了我軍許多名将。比如衆所周知,在一場解放戰争打下來,我軍有兩位進階将領赢得了戰神的稱号。一位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還有一位是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司令。這兩位名将,在解放戰争時期,創造了許多經典戰役,如對解放戰争影響較大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都是第四野戰軍林總指揮的。這三場戰役的規模,雙方投入的兵力平均都達到八十萬。

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司令也是一位傳奇将領,最擅長于以少勝多。蘇中戰役,粟司令指揮3萬大軍如同天兵天将,對抗蔣介石的12萬大軍,并創造七戰七捷的輝煌戰績。在蘇中戰役中,粟司令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很好地發揮。孟良崮戰役,粟司令員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全殲蔣介石的精銳王牌整編第74師。淮海戰役也是粟司令軍事生涯指揮的一場經典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将近達到140萬,是解放戰争時期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場會戰。
名将
林總與粟司令員都是在一場解放戰争打下來,赢得戰神稱号的将領。 與此同時,還有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帥,是一位擁有軍神稱号的将領,善于出奇制勝,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被譽為是精謀巧計勝孫吳的一位開國名将。善打硬仗,惡仗,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将軍的彭老總,也是一位勇猛之将,是以剛猛著稱的開國名将。 同時,彭老總也是近代史上,第一位在軍事上打退西方列強的我國名帥。
開國元帥之一的徐帥也是一位名将,善于指揮大兵團作戰,擁有統帥之才。還有陳赓将軍,肖勁光,王震,程子華,鄧華,陳士榘,楊得志等著名将領,都是在解放戰争時期成長起來的名将,并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其中的陳赓成名時期較早,是早期的黃埔三傑之一。 而肖勁光,王震,程子華三位将軍,在紅軍時期就是軍事指揮員,後又經曆解放戰争的洗禮,讓這三位将軍在軍事指揮方面更上一層樓。鄧華,陳士榘,楊得志三位将軍是在解放戰場上成長起來的名将,加上早期的磨煉,讓這三位也成為出色的軍事指揮員。
以上這些名将,都是經曆過解放戰争時期,各自軍事生涯達到頂峰,成為頂級名将。同時,一場解放戰争打下來,也為新中國造就了許多猛将。講到戰場上作戰勇猛的将領,那實在是太多了。如韓先楚,李天佑,梁興初,黃永勝,洪學智,陶勇,葉飛,王必成,聶鳳智,許世友,皮定均,王近山,周希漢,楊勇,楊成武,陳錫聯,鄭維山,秦基偉,賀炳炎,李作鵬,丁盛,鐘偉,劉震等著名猛将,都是解放戰争時期成長起來的一代猛将。與此同時,一場解放戰争還造就了一批能征善戰的王牌部隊。第一軍,第12軍,第13軍,第十四軍,第15軍,第20軍,第21軍,第23軍,第24軍,第27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63軍等王牌部隊,都是在解放戰場上,與敵厮殺,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王牌軍頭銜。并不是參加,技能比賽評選出來的,而是經過流血,犧牲,立功拼出來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