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董元奔(江蘇宿遷)

(插圖:古盛唐縣即今六安市金安區風光)
《漢書﹒武帝紀》中有一句話:“(元封)五年冬,(武帝)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這句話非常令人費解。顯然,“盛唐”是地名,漢武帝不可能通過時光隧道穿越到數百年後的大唐盛世。而我們揣摩“至于盛唐”這四個字,發覺其語氣很平妥,說明盛唐不是一個很冷僻的地方,它最起碼是一個縣的名字。
那麼,漢代有盛唐縣嗎?既然是“南巡”,又是狩獵,我揣摩漢代的地理環境,如果有盛唐縣,它也應該在尚得到未充分開發的長江中遊或偏下地區。而漢武帝在盛唐遙望九嶷山祭祀舜帝,九嶷山在今湖南甯遠縣,屬于廣義的江南地區,看來,遙對九嶷山且适宜狩獵的盛唐縣應該位于西漢南郡、江夏郡、南陽郡、廬江郡、六安郡、九江郡等長江中下遊的江北,也就是今湖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等處。
然而,元奔查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權威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卻查不到漢代的這些郡中有盛唐縣存在。不過,我卻查到唐代有盛唐縣,還是盛唐時期的開元年間設定的。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把壽州霍山縣一分為二,改成兩個縣。南部仍為霍山縣,縣治在老地方,即今安徽省霍山縣縣城;北部修建了一座新城——鄒虞城,縣名則取作盛唐縣,鄒虞城即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盛唐時期的盛唐縣,還真的是漢武帝穿越時間隧道“巡狩”的地方了?當然不可能。
元奔是這樣認為的。從唐玄宗把盛唐縣城所在地命名為帶有虞舜意味的鄒虞城可知,盛唐縣的設定有紀念西漢時期漢武帝“(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這件事的目的。當年漢武帝南巡的時候,盛唐時期的霍山縣南部屬于西漢廬江郡;北部屬于西漢六安國國都六縣,也就是唐開元二十七年修建的鄒虞城,即今安徽六安市金安區。可見,本文文首“(元封)五年冬,(武帝)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這句話應該是唐代或唐代以後的官家及史家依據當時的現地名修訂、重印《漢書》的結果,就好像我們今天再版史書時有時候會貪圖省事而不加括号注釋卻直接用現地名說古地名一樣。
(編輯:董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