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于南宋時期的《八相圖》分别繪了不同朝代的八位賢臣像,從右至左分别是:周公姬旦、漢留侯張良、唐鄭國公魏征、唐梁國公狄仁傑、唐汾陽郡王郭子儀、北宋名将韓琦、北宋大史學家司馬光、南宋名相周必大。此八人“是皆道德之尊,才略之遠,功業之高,使百世之下,望其風采,聳然畏而仰之,有不可企及”。算是那時候頂頂大名的偶像吧!
八人或持笏闆,或拱手于胸前,神情各異。每位賢臣立像後書頌文一段,但第八位周必大的頌文在像前。尾紙有題記,可惜的是幾處有關人物與時間的文字殘缺不辨。

周公姬旦
漢留侯張良
唐鄭國公魏征
唐梁國公狄仁傑
唐汾陽郡王郭子儀
北宋名将韓琦
北宋大史學家司馬光
南宋名相周必大
本幅《八相圖》從所繪周必大(1126—1204)和畫中“家藏周室漢唐以至我宋重臣畫像凡八 人”的題識來看,當是南宋後期作品。這幅畫像承襲的是北宋畫像的畫法,人物采用正面四分之三容貌的 方法繪制,這與《五老圖》的畫法一緻。人物面部用淡墨細線勾晝,淡赭石色暈染。衣紋線條粗簡,多用 中鋒,較為勻稱,領、袖邊用水墨烘染。人物的比例合理,畫風質樸,唐宋服飾各具特色。但所繪八相的表情程式化,可以說追求的是人物的理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