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作者:探秘史際

無論是在戰争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各國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在反間諜領域曆來雷厲風行,絕不容忍。當然,專業間諜十分擅長僞裝與潛伏,這讓反間諜工作面臨巨大困難。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一對美國間諜夫婦李克與李友安就利用學者身份潛伏進入中國,而他們潛伏的機構居然是我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外文系任教的他們,利用身份之便為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工作,最終被我國國安部門繩之于法。有着和藹笑容、風度翩翩的美籍教授,是怎樣一步步潛伏進清華大學的?他們又是帶着怎樣的陰謀竊取我國情報的?隐藏極深的這對間諜夫婦,又是怎樣被發現和抓捕的?帶着這些問題,我們重新解讀60多年前的這起“清華教授間諜案”。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艾倫·瑞克特出生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和很多美國青年一樣, 他在少年時期就有很大的夢想,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才華闖出一片天地。當然,由于沒有過硬的家世背景,艾倫·瑞克特一度郁郁不得志。直到二戰爆發,他選擇參軍報國,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早期,艾倫·瑞克特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原本準備在戰場上一展身手的他卻被美軍情報部門看中。他被上級選拔出來,被送到美國海軍情報署下屬的學校專門學習情報知識。彼時的美國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領袖,艾倫·瑞克特從事的情報工作也為反法西斯戰争做出了貢獻。在此期間,他還收獲了愛情,同阿黛爾相戀并結婚。從此,這對夫婦的生活開始順風順水。作為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培養出的優秀學員,他們在戰争結束後得到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被派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專門學習漢語。在此期間,兩人也有了全新的中文名字李克和李友安。這對夫婦在大學期間表現非常優異,甚至還獲得了美國政府設定的富布萊特獎學金。按照正常的邏輯,他們完全可以成為出色的學者,在學術領域功成名就。然而,一份特殊的指令打破了原本的平靜。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在完成大學學業後,李克和李友安準備以通路學者的身份前往中國的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繼續進修。原本就主修中文的他們對東方文化也十分向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臨行之前他們卻接到了美國海軍部情報部門的通知,要求他們接受一項特殊的任務。盡管李克已經退役,但他依然接受了指令。在美國海軍總部,一名情報官員對他們講述了任務内容。聽過之後,夫婦二人心中明白,他們此行前往中國,就是要為美國海軍提供情報。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從學者變為間諜,對于這個身份轉換,李克不僅沒有感到不安,反而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早年參軍時期,他就系統學習了情報工作,對此并不陌生。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被美國海軍重用,正是可以發揮聰明才智的時候。是以,他說服了妻子,一起接受了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的秘密任務。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到達中國後,中文非常熟練的他們很快就得到清華大學上司的肯定,成為外文系英文講師。為了留住這對人才,清華大學也給出了極大的誠意。僅僅以薪資待遇來說,當時清華教師月薪普遍隻有20美元,而李克和李友安的每月收入卻高達150美元。除了高薪水之外,清華大學還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可以說照顧得無微不至。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感受着中國人的誠意,李克和李友安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在工作期間,他們平易近人,表現出彬彬有禮的學者風範,對學生也非常熱情。很快,兩名外籍教師就赢得了清華師生的肯定,成為人人喜歡的紅人,他們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利用清華老師的身份,李克和李友安也開始秘密收集情報。盡管他們接觸不到很多核心機密,但卻常常旁敲側擊,針對清華的一些老師和學生下手。期間,他們舉辦多次聚會,在交談時也主動把話題引到政治方面。甚至,他們還對很多學生施以小恩小惠,在拉近關系的同時不斷套話,把任何具有價值的資訊記錄下來。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比如,在1949年12月,李克和李友安以慶祝聖誕節為由在家中舉辦了一個大型宴會。根據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的指令,他們邀請到很多從美國歸來的清華學者,其中就包括當時清華大學的曆史系主任周一良教授。宴會期間,夫婦二人對這位歸國教授表現得異常熱情,在火熱的交談氛圍中還不斷引導和試探周一良,為的就是想了解他歸國後的真實想法。最終,他們認定,周一良教授回國就是全心全意報效祖國。宴會結束後,他們把這份調查報告立刻發往美國海軍情報部門。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在清華大學教書,李克和李友安還能接觸到各種資料和文獻,這讓原本就熟悉中文的他們更是如魚得水。除了大量搜集整理清華圖書館的一些重要文獻資料之外,他們還購買閱讀能夠接觸到的所有報刊和書籍。經過整理之後,他們将其中一些重要資訊挑選出來,再加上此前整理的一系列交談記錄等資料,全部發到美國領事館,進而轉交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從1948到1950年期間,李克和李友安就是利用職務之便,一點一滴地竊取資訊,為美國海軍情報部門提供大量情報。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夫婦二人的隐蔽工作做得非常好,絲毫沒有露出馬腳。而随着新中國建立,兩人的潛伏工作遇到了大問題。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新生的共和國毅然決定發兵北韓,同資本主義社會的龍頭老大美國戰場相見。中美兩國水火不容,國内群眾對于美國更是恨之入骨,這種對美國人的排斥心理同樣在清華師生中蔓延。因為在情感和意識上有了隔閡,李克和李友安的情報收集工作變得舉步維艱。很多人都刻意疏遠他們,一些機要部門也對他們提高警惕,這讓兩人萌生了離開中國傳回美國的心思。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當然,由于當時中美關系非常敏感,李克和李友安又有美國人的身份,是以他們的離國申請并沒有被立即準許。按照特殊時期的相關要求,我國要對美國派遣人員進行核查和甄别,李克和李友安也在名單之列。眼看無法順利歸國,李克和李友安變得越來越急躁,他們的反常表現,也引起了我國安全部門的注意。不過,由于他們的隐藏手段很高,始終沒有露出蛛絲馬迹,國安部門雖然對他們有所懷疑,卻苦于沒有确鑿的證據,偵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關鍵時刻,有一個人對偵破這起間諜案件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就是著名藝術家英若誠。很多人或許對英若誠這位老一輩藝術家并不熟悉,但卻對他的兒子不會陌生。他的兒子正是執導過《我愛我家》、《閑人馬大姐》等熱播情景劇的著名導演英達,也是老藝術家宋丹丹的前夫。新中國成立之前,當時英若誠已經在話劇領域小有成就。而在建國後,他進入清華大學進一步深造,在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求學,李克正是他的老師。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有了師生這一層關系,英若誠可以走進李克的圈子,進一步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當國安部門将這個任務交給他時,英若誠沒有任何猶豫。在他看來,盡管自己和李克有師生情誼,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必須堅定立場。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必須及早将其抓捕。為此,按照國安部門制定的計劃,他開始進一步主動接觸李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若誠已經結婚,他的妻子吳世良是一名英語翻譯,曾經為周總理工作過。有了這個條件,英若誠在和李克夫婦的交往中更加如魚得水,雙方溝通交流非常融洽。特别是在李克夫婦舉辦的一系列宴會中,英若誠都是座上賓。在李克夫婦竊取打探情報的同時,英若誠也在悄悄觀察他們。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克夫婦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就被英若誠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根據英若誠後來撰寫的回憶錄顯示,與李克夫婦一樣,在每一次宴會結束後,英若誠夫婦也會把宴會中的相關情況整理成報告,進而轉交給國安部門。盡管說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情報訓練,但兩人性格穩重,心思缜密。為了不錯過每一個細節,他們把報告寫得非常詳細,往往一份報告都多達數十頁。與此同時,他們也做好了一切保密工作,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項任務。所有上交國安部門的報告檔案都以專門的檔案袋封存,保證第一時間安全無誤送達國安部門。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就這樣,李克夫婦從事非法間諜活動的罪證,被英若誠夫婦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随着時間推移,遲遲無法歸國的李克夫婦方寸大亂,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在證據充足之後,國安部門在1951年7月正式逮捕兩人。在審訊中,李友安面對鐵證首先招認,随後李克也承認了自己的間諜身份,這起“清華教師間諜案”終于得以偵破。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可以說,在案件偵破過程中,英若誠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位老藝術家後來在話劇、影視劇領域作品無數。與此同時,他還擔任過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兼影視劇制片處主任,對我國的影視産業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克夫婦落入法網之後,一度還存在幻想,并沒有交待太多資訊。特别是李克,他依然存在所謂的“愛國幻想”,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一種愛國行為。對于自己和妻子這樣的“愛國人士”,他認為美國政府不會視而不見,一定會給予幫助。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美國政府的救援沒有到來,他們等來的卻是美國情報部門的暗殺。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在一次審訊結束後,李克在吃東西時突發狀況,身體出現不适,一度陷入危險。經過醫生的搶救,他才轉危為安。根據公安部門事後調查,這是一起投毒事件,在李克食物中下毒的正是美國的間諜人員。很顯然,李克掌握了美國情報部門的很多機密,眼看他被捕,美國情報部門為了防止洩密,決定對他痛下殺手。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經曆了這次事件,李克終于幡然醒悟。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和妻子僅僅是美國情報部門随時可以利用和抛棄的棋子,這樣的政府根本不值得自己以死效命。此後,他徹底和美國情報部門決裂,開始主動接受調查,積極接受思想改造。甚至,他還寫下長達76頁的坦白材料,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以及美國情報部門的一系列陰謀。由于李克夫婦在華期間僅僅在清華大學潛伏,所搜集的情報價值有限,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最終,他們被分别判處六年和四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由于兩人服刑期間表現良好,我國政府也為他們減刑,将他們提前釋放。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可笑的是,當李克夫婦回國之後,美國一些反華媒體還專門對他們進行采訪,甚至慫恿他們發表反華反共言論。然而,已經看清一切的李克夫婦絲毫沒有動搖。他們不僅承認自己的間諜行為,還表示要向中國人民進行忏悔。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此後多年,夫婦二人不僅絲毫沒有記恨中國,還根據自己的經曆寫了一本書,名為《兩個美國間諜的自述》。這本書,也進一步揭露了美國情報部門無恥下作的陰謀。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值得一提的是,抛下間諜這件不光彩的外衣,李克夫婦重新進入大學任教。他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繼續鑽研漢文化,此後成為著名的“紅色漢學家”。在教學期間,他們将大量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為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不小貢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夫婦二人還以友好人士的身份兩度通路中國,留下一段佳話。自此,這段震驚中外的“清華美籍教授間諜案”,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披着學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華,60年前的間諜案震驚中外

參考文獻:

《水流雲在:英若誠自傳》,中信出版社

《兩個美國間諜的自述》,群衆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