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712年10月29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
評:
皇太子的兩立兩廢,一方面是聖祖康熙帝寬容仁愛和姑息的結果,沒有處理好皇帝與儲君的沖突,也預示着立儲制度嘗試的失敗。
清代立儲制,為康熙帝所創,雖思之久遠,卻事與願違。這是皇位繼承制結下的苦果。
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初六日(1688年10月29日),經議政王大臣會議,準許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等率衆内附,并發歸化城米糧赈濟。
不久,喀爾喀蒙古車臣汗烏默客率衆十餘萬人亦來歸順,清廷将其安置在各個牧場。
乾隆六年八月二十日(1741年10月29日),乾隆帝結束首次巡幸“木蘭秋狝”大典,奉皇太後回銮。此後每年除特殊情況外,例于六、七月之交自圓明園啟程,先到避暑山莊,八、九月進哨木蘭行圍,然後再回避暑山莊,九、十月還駐圓明園。乾隆帝臨禦六十年又太上皇訓政三年,舉行“木蘭秋狝”39次。行圍592場,進出728天。
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1771年10月29日),商人王起鳳聞土爾扈特歸順入觐,即攜帶貨物來熱河貿易,以供遠人之需。
乾隆帝以其頗曉事體,加恩賞給王起鳳五品職銜,賞數珠一盤。
——摘自鄭曉東 錢樹信 闫春生 主編
《清史詩話 清帝承德三百六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