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猕猴桃的蟲害,那也是不少的種類存在,像什麼金龜子、葉蟬、蘋小卷葉蛾、紅蜘蛛、介殼蟲等等,這些蟲害對于猕猴桃的生長發育還是有較大的影響,如果不加以防治管理,很容易造成樹體衰退,園區敗落。
是以說種植果樹,病蟲害的日常管理是相當重要的。就比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猕猴桃介殼蟲,這類蟲害對于猕猴桃的危害就主要有兩個地方,枝幹與果實。如果發現此類害蟲危害樹體而不加以限制,就會出現枝幹幹枯,果實被吸食汁液丢失商品價值。

介殼蟲危害猕猴桃枝幹
介殼蟲主要危害猕猴桃枝幹和果實,介殼蟲的種類包括很多,比如桑盾蚧、考氏白盾蚧、長白蚧、梨白蚧、椰圓蚧、蛇眼蚧、草履蚧、柿長綿粉蚧、龜蠟蚧、紅蠟蚧等,它們分屬同翅目多個蚧科,而危害猕猴桃的主要是桑盾蚧,又名桑白蚧、桑白盾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介殼蟲危害猕猴桃主要表現特點</h1>
介殼蟲危害猕猴桃,主要是以成蟲、若蟲群集刺吸猕猴桃枝幹和果實的汁液。當蟲害發生嚴重時會遍布所有枝幹,層層疊疊密密麻麻,有恐懼症的人都看不下去那種,并且會使樹勢衰弱,甚至引起枝幹幹枯死亡,被害果實嚴重失去商品價值。
危害猕猴桃枝幹的介殼蟲密密麻麻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學會掌握危害猕猴桃介殼蟲的生活習性,以便于整理防治方法</h1>
介殼蟲1年發生世代數因地而異。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發生3~5代,黃河流域2~3代,在年平均氣溫16.9℃的四川蒼溪地區發生3代,以受精雌蟲在枝幹上越冬。
越冬雌蟲于4月上旬開始取食,4月下旬開始産卵于介殼下,5月上、中旬孵化,孵化量大且較整齊,是全年防治的關鍵時期。第1代若蟲盛孵于7月份,第2代若蟲孵化于9月中下旬,第3代若蟲孵化于10月中旬。2~3代孵化有世代重疊現象,11月份雌成蟲進入越冬狀态。
介殼蟲危害猕猴桃幼樹造成死亡
介殼蟲雌蟲喜群集,雄蟲則分散。雌雄交配後,雄蟲很快死亡。成蟲産卵于介殼下,若蟲孵化後,經爬行尋找适當部位固定後一生再不活動(雄成蟲除外)。各代若蟲皆在枝幹上寄生,不寄生葉片,也寄生果實。
雌成蟲體條0.9~1.2毫米,淡黃色至橙黃色;介殼灰白至黃褐色,近圓形,長2~2.5毫米,略隆起,有螺旋形紋,殼點黃褐色,偏生一方。
介殼蟲雌蟲
雄成蟲體長0.6~0.7毫米,展翅1.8毫米,橙黃色至橘紅色,觸角10節,念珠狀存在,前翅卵形,灰白色,被細毛;後翅為平衡棒,針刺狀;雄成蟲蚧殼細長,長1.2~1.5毫米,白色,背面有3條縱脊,殼點橙黃色,位于前端。
介殼蟲卵呈橢圓形,初為粉紅色,後變為黃褐色。幼蟲初孵為淡黃色,蛹橙黃色。
介殼蟲雄蟲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結合發病症狀與生活習性,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從容應對</h1>
1、加強檢疫
介殼蟲一般自然傳播擴散能力弱,主要靠苗木、穗芽帶蟲傳播,其次以農事操作和昆蟲傳播。預防要點:加強苗木和穗芽調運過程中的檢疫,對防止其遠距離傳播擴散有重要作用。
2、人工除蟲
剪除蟲枝:結合修剪,剪掉蟲枝蔓,集中燒毀處理。
人工抹殺:對危害嚴重的樹幹,在樹體休眠期用粗麻布或稻草擦掉蚧殼,再刷塗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噴50%敵敵畏乳油200倍液,在蟲量少時用排筆在若蟲孵化期塗抹,可徹底防治。
猕猴桃打藥防治病蟲害
3、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時期應掌握各代介殼蟲孵化盛期。常用藥劑有,5月份噴樂蚧松1000倍,或58%風雷激800倍液,或用40%毒死碑1000倍液,7月份以後噴用植物源農藥4%果聖1200倍液。蟲害嚴重的園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2次。在幼、若介蟲發生盛期,噴25%撲虱靈粉劑1500~2000倍液,藥後5天即顯效果。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介殼蟲種類衆多,在防治時應結合多種藥劑進行更換使用,以免害蟲出現藥體抗性。其次介殼蟲對于猕猴桃的危害算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傷害果實都算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會危害枝條,枝條不健康就會影響次年的生長與産量,是以在發現後應該盡量保護好枝條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