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帶回家一隻鳥兒時,總有人會提醒:要注意防蚊,在遛鳥時也會被提醒:要戴好籠罩,一方面防止驚吓一方面防止挂在樹林時有蚊蠅。
也會有一些鳥友發現,自己的鳥兒好好養着,嘴部和頭部發生了脫羽的現象,出現了癬狀病變,其實鳥兒的皮膚病往往是兩個原因感染的,一方面是蚊蟲叮咬一方面是衛生不合格。那麼蚊蟲叮咬會帶來什麼後果呢?家庭鳥常見的頭部脫羽“禽冠癬”是怎麼回事?禽冠癬會造成什麼惡果?家庭中預防和治療有什麼注意事項?今天小編就手把手教各位:觀賞鳥禽冠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及在家庭中如何處理。
<h1 class="pgc-h-arrow-right">觀賞鳥常見疾病:禽冠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會有什麼後果?</h1>
大家對禽冠癬可能有誤解:認為家禽中雞的雞冠才會患上禽冠癬。其實不對,禽冠癬不止存在于家禽,對各種觀賞鳥都有感染性。禽冠癬的病因是由禽毛癬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皮膚病,而且這種病在鳥類中具有高傳染性和鳥傳人人傳人的特點。
禽冠癬的判斷
禽冠癬最直接的表現為鳥兒頭部羽毛脫落,出現黃白色鱗片狀的癬,繼而順着病變部位延伸到頭部其他區域,但這種癬一般不會擴散到身體上。如果你的鳥兒頭部出現癬狀病變,但卻沒有擴散到身體,那就有可能是感染了禽毛癬菌。
禽冠癬的鳥兒會有什麼表現和後果
當鳥兒感染禽冠癬後,前期表現為眼、鼻、耳、嘴附近附近羽毛脫落出現白色或灰黃色斑塊或丘疹,形成磷屑。此時若沒有采取控制措施,短期内鳥兒羽毛脫落面積會越來越大,磷屑增多,變厚最終形成結痂。
此時鳥兒開始感覺明顯痛癢,造成躁動不安,精神不振。若病情持續發展,将會出現貧血、黃疸、消瘦等症狀。
禽冠癬發展到嚴重階段,病變會波及到鳥兒的呼吸道和上消化道,隻一種可以緻命的癬類。并且,還會有高傳染性,往往一隻鳥兒患病,病菌會随着羽塵傳播到人體或其他的鳥兒身上,大面積擴散。是以即使兩隻籠内的鳥兒,一隻患病也可能會波及到另一隻,并且影響家人健康。是以禽冠癬的鳥兒必須要把這種疾病扼殺在初始階段,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h1 class="pgc-h-arrow-right">觀賞鳥的禽冠癬是怎麼感染的?</h1>
為什麼在家裡沒有出門過的鹦鹉也會得禽冠癬呢?禽冠癬是怎麼自己找上門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禽冠癬的兩種感染途徑了:外傷或蚊蟲叮咬。
高發季節:夏季秋季等多雨季節和潮濕氣候,是此病的高發期,并且易傳播。
外傷原因:鹦鹉等集中、成對飼養的觀賞鳥日常打鬧中造成頭部皮膚創傷,若此時環境衛生差則創傷部位容易滋生禽毛癬菌,或新鳥出現撞籠等現象弄傷頭部,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是禽冠癬的主要傳播途徑,在夏季若遛鳥時被蚊蟲叮咬,則可能把緻病原帶回室内,室内的蚊蟲叮咬病鳥後,又可能把疾病傳播到人和貓狗等其他個體身上。
現在的天氣正在回暖,馬上到了禽冠癬的高發季節,我們明白了這種疾病的感染和傳播途徑,也就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這種疾病的發生。如果一旦不幸家裡的愛鳥感染的禽冠癬怎麼辦?不用着急,接下來就教給各位家庭中的處理辦法,即使消滅這種疾病。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庭觀賞鳥不幸感染禽冠癬,如何居家治療?</h1>
家庭中發現愛鳥感染該疾病,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治療,而是立即隔離。這裡的隔離不僅指要分籠飼養,最好是把病鳥放到單獨的空間,同時籠具和環境用正常消毒液每日消毒,保證環境通風有陽光。之是以要嚴格隔離,是因為這種病菌有極強的傳染性,尤其對免疫力低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傳播性更強。
禽冠癬的家庭治療:局部治療方法
第一步:用肥皂水清潔患病處皮膚表面,嚴重時可用軟刷刷出表面的磷屑和污垢。
第二步:藥物選擇以下藥店常見藥品,1.碘甘油;2.甘汞軟膏;3.福爾馬林軟膏;三種藥物選一種,每天兩次塗抹在患處。嚴重情況塗抹三次。
按照以上方法,正常情況下2天之内就可以有效防止患處擴散,1周内皮膚丘疹會消失,恢複原本的皮膚顔色,接下來就靜靜等待長毛痊愈即可。
對于病情嚴重的病鳥,家庭很難采取有效手段治療,鳥舍通常對待15天内仍無有效好轉,病情持續擴散的病鳥采取淘汰處理。
家庭中的觀賞有些品種是禽冠癬的高發群體:包括各種鹦鹉、繡眼這種喙部比較短小的鳥兒。尤其是繡眼鳥,繡眼習慣把頭紮到水罐裡洗澡,容易出現”掉眼圈“的現象,前期容易被忽略,沒有經驗的主人可能會把禽冠癬誤認為掉眼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庭養鳥,多雨季節預防禽冠癬要注意以下事項</h1>
禽冠癬雖然對鳥來說可怕,但在家庭中隻要注意衛生和防蚊蟲,能有效防止被感染。主人應注意以下事項:
夏季籠具的消毒:備用籠的作用。家庭養鳥一定要配置一備用籠,備用籠的作用就是當另一張籠子清潔的時候,鳥兒可以呆。備用籠也常用來給鳥兒洗澡用。因為如果在原籠洗澡,籠子發潮,加上溫暖的溫度,是非常容易滋生病菌的。夏天時候家庭觀賞鳥的托盤要每天重點清潔,可以早晚各清潔一次,用清水沖洗,刷去糞便,晾幹或擦幹即可。
食罐水罐每日清潔。尤其是繡眼、百靈、靛颏等需要濕食盤的鳥,食罐水罐要重點換新,每天保證水源的清潔,不然水源滋生細菌後,随着鳥兒洗澡就容易患皮膚病。
籠罩的作用。若夜晚把鳥兒放置在陽台,一定要加好籠罩,防止蚊蟲叮咬。遛鳥過程中,難免會把鳥兒挂到樹上或草叢等蚊蟲較多的附近,這時候不要打開籠罩,待确認蚊蟲數量不多時再亮開籠子,有心的主人會守着鳥籠幫鳥兒驅趕蚊蟲。
避免去河邊草叢。河邊草叢是蚊蟲最多的地方,遛鳥時應該避免這種區域,及時去也要在籠子上放置一個驅蚊香包,最大程度上防止蚊蟲靠近。
土蟲要謹慎食用。所謂土蟲就是西瓜蟲、蚯蚓這種生活在土壤裡的昆蟲和軟體蟲,大多數的土蟲身體都攜帶細菌,是以并不推薦喂食野外挖來的土蟲。如果喂食野外土壤中的蚯蚓,一般會采取清水浸泡,排出體内物質後給鳥兒食用。最好選擇喂魚的紅蚯蚓和柴蟲、面包蟲等當做葷料。
對于家庭集中飼養的虎皮鹦鹉等小型鹦鹉等,也要額外準備一張籠子,友善及時把因玩耍受傷的病鳥取出隔離治療,籠具可以每天放在太陽可以直射的位置1個小時左右,陽光和通風是皮膚病最大的克星。
養鳥家庭驅蚊,電蚊香和殺蟲劑是最不推薦的方法,殺蟲劑和蚊香中的苯酚成分對鳥兒來說是劇毒,會造成中毒迹象,最理想的方法是配置一包中草藥成分的驅蚊香囊,對家人和鳥兒來說都是比較健康又有效的選擇。
家庭觀賞鳥中,皮膚病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除了禽冠癬,還有發癬菌病、禽痘、尾脂腺炎(起尖兒)等,不同皮膚病的表現多有相似,今天關于禽冠癬的治療和預防,就先為各位鳥友介紹完畢。
更多觀賞鳥知識和技巧不要忘記給小編添加關注哦。@今日頭條青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