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施一公為何選擇回國,從清華到西湖他做出了怎樣的改變,西湖大學是賺錢的幌子還是為國的根本,長按點贊加關注,您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教育被譽為國家發展的基石,曾經中國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是以流行将學生送往國外進修,但是如今我國的教育條件變好了,每年依然有許多學生向往國外的太陽,而給出的理由也是非常簡單粗暴,國外大學的科研環境比國内好,類似于此的話,施一公已經聽到耳朵都快起繭了,他也知道這些話雖然刺耳但确是事實,因為他自己也是向往國外的一員,1989年施一公從清華大學畢業踏上了往美的路,1995年施一公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實體博士學位,緊接着進入美國著名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8年施一公進入普利斯頓大學供職,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從助理教授一路成長為終身教授,也讓他成為了美國頂尖科學家之一。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施一公理所當然的也收到了美國頂尖研究中心的邀請,可以說這個時候隻要施一公點頭,那麼就會有人送上美國綠卡甚至國籍,但施一公婉拒邀請,再次回到了自己曾經就讀的清華大學任職,在任職期間施一公為我國生物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在2013年同時當選美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這時的施一公幾乎就是成功科學家的典範,要名氣有名氣要成就有成就,但在這一年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2015年12與1日西湖高研院在杭州正式注冊成立,施一公任首任院長,這個西湖高研院就是後來的西湖大學,不過當時從事的是一些純科學研究的工作,但凡做到頂尖科學家的地步,身上總會挂上幾個機構院長的職務,在外人看來這也隻是施一公挂上的一個虛名罷了,但施一公的心卻慢慢開始發生改變了,在後來創立西湖大學之後,記者曾對施一公進行過深度采訪,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是,面對美國更好的環境您為何選擇回國,施一公的回答是,自己在讀完博士就想回來,但一直被不停地研究所耽誤了,自己是已經融入了美國主流社會了,但是身在異國他鄉總有些不對勁的感覺。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記者的第二個問題是,您為什麼要離開清華創立西湖大學,施一公的回答是,當時在美國就有人說國内科研條件不好,我回國以後也确實感同身受了,處于根本是兩國教育方式的不同,在科學研究上隻有硬實力才能留住人才,主要是我總感覺自己還能再做些什麼,是以辭去副校長的職務往外看看,面對問題施一并沒有醞釀情緒,而是十分淡然地回答了問題,但其中我們不難看出施一公回國,就是為了創造留住人才的科研平台,最開始她選擇了清華作為舞台,但那裡的規矩顯然不适合進行大改革,是以隻能選擇研究所為前身的西湖大學,但施一公的西湖大學道路,也并沒有那麼順利,至少錢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首先西湖大學是一所民辦大學,國家隻能在名義和師資力量上進行援助,對于投資這方面處于某些原因就無能為力,這一切都需要施一公親自去搞定,施一公曾位居清華大學副校長,認識的大佬自然是不在少數,但就憑借這一點要人家無償捐助資金,還是有點過分的味道,道路且阻但依舊需要負重前行,施一公厚着臉皮找到了關系不錯的王東輝,但是要一個搞科研的去要錢顯然有點尴尬,見到王東輝後施一公支支吾吾半天沒有作聲,反而是王東輝率先發問是不是西湖大學缺錢,施一公隻好對王東輝吐露實情,王東輝沉默了片刻說,這個事情自己沒法決定,需要回去找人一起協商一下,施一公原本以為這件事可能已經泡湯了,但第二天一早王東輝都打電話過來,稱願意捐助1億元的資金用于建校,但是施一公必須找到其他人共同資助,至于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在2016年年底舉辦了捐贈大會,捐贈人員包括王東輝、王健林、吳亞軍、馬化騰和施一公,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三年後研究院在浙江官方的支援下改名為西湖大學,正式成為我國第一所民辦研究性質的新型大學,學校揭幕時有五位諾獎得主和七十多位國内外校長出席,截止到去年西湖大學已經擁有125位科學家,其中有13位都是所在領域的權威人物,能把這麼多科學家聚集到一起,可見西湖大學追尋目标對于科研人員的吸引力。

辭去清華副校長職位,毅然創辦西湖大學,施一公為名還是為利?

對于這些科學家來說名利已經不重要,他們想做的是用科技改變中國,有人問過施一公為什麼要創立西湖大學,施一公的回答是,為國家未來科技教育改革探路,沒有任何隐藏,簡單樸素的理由就足夠他為之奮鬥,那麼您認為西湖大學的創立意味着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