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有很多民間俗語都被辟謠過,隻是巧合,比如“長壽眉”、“睡覺朝向”等,但也有一句話卻被科學證明,“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老”。研究發現,人們的膝蓋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健康人的膝蓋大約隻有五六十年的健康壽命。

是以很多人到了50歲之後,會發現自己經常出現關節酸痛、僵硬等不适症狀,這也是提醒人們要盡早保護關節,免受傷害。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膝關節的一生,大多有4個階段

生長發育階段:15歲之前

從出生開始關節發育不夠完善,無法獨立行走、站立,一直到15歲之間,人們都可能在某些時間段出現關節酸脹、偶發性的疼痛感,多半是“生長痛”。到了15歲之後,膝關節發育基本完全。

完美階段:15歲至30歲

在這一時期,人們的關節發育完全,再加上人體機能運轉快,就算你每天都進行高強度的鍛煉,也不容易出現關節損傷。這可以說是膝關節最完美的一段時間。

逐漸受損階段:30歲至45歲左右

到了30歲之後,一些女性會因為體内的激素變化,而影響骨骼健康,進而間接影響膝關節。還有些男性愛逞強,仍然不注重保護關節,關節軟骨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退化,很可能出現輕度磨損等問題。

這一階段也是需要避免膝關節損傷的階段。

保養階段:50歲之後

膝關節的使用年限殆盡,人們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保護膝蓋,免得誘發骨關節病,膝蓋損傷等問題。正确的保養方法也是延緩膝關節衰老的程序。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50歲後,哪些行為容易加快膝關節老化?

爬山、提拿重物等負重運動會讓膝關節承受過重的負荷,更容易造成關節磨損。

頻繁的進行跳繩、下蹲、蛙跳等運動,可能加重對關節軟骨的磨損程度。尤其是原本關節軟骨和骨骼情況就在不斷下降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是以出現關節不适。

鍛煉時穿平底鞋,散步時還穿平底鞋。50歲之後,人們穿的鞋子也應該随着場合而改變。舒适的運動鞋能夠保護人們的腳踝,還能給膝關節受力給予一定的緩沖力量,減輕膝關節磨損的程度。

女性長期穿高跟鞋更是會讓膝關節在站立的時候承受過重的壓力,并且走路的時候更難掌握平衡,萬一出現扭傷等,也會影響膝關節的健康。

體重處于肥胖、超重範圍,持續的肥胖更是會增加膝關節承受的重力,誘發骨關節疾病的風險也會随之提高。

長時間的蹲起活動,比如蹲廁所。人們在躺着的時候,膝蓋受力近乎于0 ,站立時約為1,平地行走承受的壓力大約是2,但是在爬樓梯、爬山等狀态下,承受的壓力是4。如果采用蹲着的姿勢,膝關節受到的壓力大約是正常體重的6-8倍,長時間的蹲着也會加重對關節的損傷。

如果你平時經常做這些事情,你的膝蓋或許已經“傷痕累累”了。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50歲後保養膝蓋,不妨做好3件事

第一件事,減少關節負重,盡快減肥

體重名額超過26的中老年人就已經屬于超重、肥胖的範圍了。用自己的身高和體重計算一下,是否符合标準。如果你已經超重了,或許要盡早減肥,以免給膝蓋帶來太重的壓力,加重關節磨損的程度。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第二件事,補充鈣元素和氨糖

中年人補鈣是為了避免骨密度不斷流失引發骨質疏松。補充氨糖的目的是保護關節軟骨,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這種物質能夠幫助人體提高軟骨組織活性。促進軟骨組織和關節液的生成,進而保護關節。

但是要提醒的是,補鈣和氨糖都要适度。一般來說每人每天補充1000毫克至1200毫克的鈣質就夠了,而氨糖不建議長期補充,骨關節炎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如果吃了2個月都沒什麼變化,就不建議繼續吃了。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第三件事,适度鍛煉膝關節

平時可以适當的進行散步、遊泳等運動,這也對緩解骨關節炎等有好處。當然了,也有一個動作也能保護關節,不妨試試。

先坐在一個椅子上,大腿微微露出一半,然後用自己的膝蓋夾住空的礦泉水瓶,夾住之後發力,将雙腳擡高2-3分鐘。如果能夠堅持做,對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養護膝關節也有好處。當然如果你一下子堅持不了這麼久,也不要逞強,可以先堅持1分鐘,然後慢慢增加。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50歲後,該如何保養膝蓋?光靠補鈣可不夠

對50歲之後的人來說,膝關節老化的速度很快,也容易出現骨關節疾病。想要保護膝關節,光補鈣還不夠,還要配合一定的營養補充和運動鍛煉,學會控制體重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