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視訊加載中...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

是以我的配樂,

可能非常感性。

——德格才讓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在德格才讓看來,配樂是電影聲音中的一部分,一定是要為電影的叙事來做輔襯的。“假如說你對配樂的記憶深刻,同時還能記住這段故事的話,那說明這段配樂是好的配樂。隻是覺得太好聽了,故事并沒有看進去,那可能就适得其反。”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德格才讓是首位藏族電影錄音師,代表作《塔洛》《太陽總在左邊》(First青年電影節最佳音樂提名獎)《河》《追兇者也》《五彩神箭》等作品都曾在影壇産生廣泛影響。但他也是影視界一位多才多藝的創作者,不僅是在電影錄音領域,更涉獵了作曲、演唱、導演等不同方向,包括創作藏語流行歌曲《sunshine (光芒)》、創作并演唱了金馬獲獎影片《塔洛》的漢語推廣曲等。他許多作品更是多個電影節的寵兒,曾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南韓釜山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首爾數位國際電影節、德國科隆電影節等斬獲獎項。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德格才讓是迷戀音樂的。他曾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學系,雖然組過樂隊,但對于影視配樂而言,他應該算是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專業影視音樂人,但經過《太陽總在左邊》《靜靜的嘛呢石》《河》等一系列優秀影片的曆練,他的原創音樂足以令人矚目。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或許正是因為“非科班”的緣故,德格才讓的配樂作品“非常感性”。不同于音樂系畢業的作曲人常常會受到一些體系和樂理的限制,德格才讓并沒有過多的束縛,他覺得配樂和電影之間的配合很重要,“音樂也好,聲音也好,還不是要為劇情來輔助嗎?配合其實很重要,它們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一個關系。這個旋律很應和它(電影),我就把它做出來,是這樣的。”

現在很多作曲者都是直接看定剪的畫面來做配樂,但德格才讓覺得,一個好的作曲人一定要去影片拍攝第一線去感受,去創作,“你剛開始拿到劇本,可能覺得,這個配樂應該是這樣的,但是你實際放到你現場,你親身經曆的時候,可能就會有更多的靈感,或者是更多想法。”同時還要“跟導演溝通,然後跟劇本,看素材,再去挖掘你的那種靈感,覺得什麼樣的旋律放在這兒合适。”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德格才讓一直追求的創作理念,是要讓配樂走進人物的内心,正因如此,他在創作過程中會把自己放在人物的位置上去感受、去思考。

影片《太陽總在左邊》中,男主角意外将母親用拖拉機碾死後,輾轉流離終于釋懷并重新回到事發地時的配樂,本應是影片高潮點,但德格才讓并沒有像其他配樂一樣“用大弦樂,提的很飽滿、豐滿,在覺得很壯觀的時候,可能或者情緒反差很大的時候,它可能就烘起來這樣。”而是“往小的方面走,往内心走,把叙事重點抓住,把人物的情緒抓住重點,然後去做這個配樂。”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這一段配樂用的樂器也很簡單,隻有一把木琴,還有德格才讓即興的哼唱,“我是把自己處在那個人物的那個位置,他回過來,又到事發地的時候,他是一個怎樣的心情。他釋然的時候,他的内心的情緒是什麼,就基于這種,然後我自己閉着眼睛,就在那種感覺裡,随着音樂即興哼唱的。”

他創作了金馬影片《塔洛》推廣曲,關于創作,他在感性中尋找共鳴

在德格才讓看來,“真正的好音樂出來的話,能使電影的叙事飽滿,然後是又抓人,我覺得這就夠了。”

出品:視訊現場(用短視訊發現電影界的微信公衆号)

微信号:視訊現場

場地鳴謝:唐人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