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作者:孤雁1967

0-3歲是幼兒渴望愛的特殊敏感期,時間很短,要好好把握。今天,就來解讀在渴望愛的敏感期,父母親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真愛。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圖檔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聯系删除

打你是因為喜歡你,不要貼打人的标簽

小禾不到二歲,還不怎麼會說話時,媽媽發現小禾看見人就打(陌生人除外),且速度極快,大人根本還沒反應過來。

小禾也并不是見什麼人都打,通常都是來過家裡的親戚朋友或年齡相仿的小朋友。

小禾很喜歡和姑外婆玩。姑外婆每回到小禾家還沒坐下來呢,小禾就伸手打了姑外婆的手,姑外婆疼愛小禾,知道小禾也喜歡她。況且小禾打人時,臉上是笑眯眯的,小小孩打了也不疼。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果然,小禾拉着姑外婆一起看書、玩拼圖、講故事,她特别的開心,并且拿出她的看家本領展示給姑外婆看。看她的新裙子、新玩具、坐搖搖馬、滑滑闆車、玩滑滑梯、推球給你,讓你接住,膩歪你。

但畢竟這個“打”的動作,對外人來說,特别在幼稚園對别的小朋友“打”的話,還是容易引起誤會的。

這時,小禾的媽媽就嘗試替小禾表達:“小禾是不是喜歡姑外婆,想和姑外婆玩。”“那你不用拍打姑外婆,用你的手拉一拉姑外婆的手,姑外婆就能和小禾一起玩了。”

小禾知道原來表達喜歡的方式,還可以用手拉手來表示,經過幾次的嘗試,小禾很快學會了不再用“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喜歡誰。

發現孩子開始用“打人”的表達方式時,媽媽不要無所謂,以為是小孩子都這樣,這是不可取的。如果媽媽不引導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來表達,孩子就會一直用“打人”的方式和人交往,長期如此,就會變成真正的打人了。

看到這裡,你明白了嗎?因為小禾還不太會用語言來表達,但小禾是處在渴望愛的敏感期,非常渴望找人和她一起玩。是以她就用“打”的方式來表達她親近喜歡一個人。

父母親不僅要教會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平時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孩子模仿力極強,大人的言行舉止,孩子不能分辨,就會直接學着做。是以父母親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切不要有簡單粗暴的行為。

父母如果貼上打人的标簽,并責罵說:“再打人就不喜歡你了”,這樣她就不敢再真實地表達她的好意了,而且長期如此的話,就會變得性格内向,不願和人交往相處,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強迫孩子叫人或表演,孩子感受不到真愛

小禾二歲半左右,會接唐詩了,就是媽媽說上句,她接下句。簡單的如《憫農》詩,她會整首背下來。

有次,在公園玩,遇到媽媽的一個朋友,帶着一個小哥哥。

媽媽讓小禾說:“阿姨好,小哥哥好。”可小禾隻盯着人看,不出聲。說了多次,就是不開口。媽媽見她不願意開口,就說小禾還不認識小哥哥,下次認識了就會說了。不過,小禾是個懂禮貌的孩子,可以對着小哥哥笑一笑,小禾聽了媽媽鼓勵的話,就沖着小哥哥微笑了。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媽媽的做法很正确,既沒有強迫為難孩子,又不失禮貌,讓小禾沒有心理負擔,内心很安定。感受到媽媽溫和而慈祥的愛。

相反,那個小哥哥的媽媽卻不是這樣做的。

見小禾不開口叫人,那個朋友阿姨卻讓小哥哥背詩給小禾她們聽。那小哥哥也可能是認生,不願意背。

阿姨當場就大聲呵斥:“你真膽小沒用,就知家裡橫。在外面就是個啞巴,媽媽一點也不喜歡你。”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阿姨的這種做法非常的不妥當。聽媽媽說完,小哥哥就哭了,看得出來,很不安恐懼,也不敢大聲哭,很委屈可憐的樣子。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心裡的感受也是大相徑庭。孩子還小,她無法用語言表達愛,但她能感受到媽媽的愛,是不是無條件的真愛。如小哥哥他隻會感受到媽媽愛的是會背詩的他,他不背詩媽媽就不愛他了。

對于處在敏感期的孩子,父母的愛一定要不帶功利,不能為了滿足大人們的虛榮心,而不惜強迫委屈孩子順從。

有條件的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她們是缺乏愛的滋養的,内心是貧乏的,沒有自信,長大後既不知愛自己,也無法愛别人。

0-3歲渴望愛的敏感期,請給予無功利無條件的愛,錯過會遺憾

童年不缺愛,長大才會愛。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都關乎她長大成人後一輩子的幸福。父母親的教育至關重要。多多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無條件的發自内心地愛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