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

作者:光明網

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50周年

作者:孟豔(外交學院)

半個世紀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為了這一時刻,中國共産黨人展開外交斡旋,展現了高超的外交智慧,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重溫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曆程,有助于我們堅定外交自信,發揚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不斷開拓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聯合國由主權國家組成,是當代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國際組織,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根據現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聯合國憲章》精神,新中國成立後應當取代台灣中國國民黨當局成為聯合國的合法代表,但是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敵視、阻撓,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繼續被台灣當局竊據。為此,新中國進行了長達22年的艱苦鬥争,最終于1971年10月25日,恢複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同時将蔣介石集團代表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個過程大緻可以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49-1959年,是堅持原則、耐心等待的起步階段;第二個階段為1960-1970年,是取得突破、全面推進階段;第三個階段為1971年,是取得最終勝利的一年。

1945年,毛澤東委派董必武以中國共産黨代表身份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成立大會。董必武參與了《聯合國憲章》的起草工作,出席了《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為完成《聯合國憲章》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是中國共産黨在國際舞台上的第一次重要亮相。

新中國成立後,“台灣問題”成為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核心問題。1949年11月15日,外交部長周恩來緻電聯合國,要求取締非法的國民黨代表團的一切權利;1950年1月8日,在蘇聯的支援下,周恩來再次向聯合國發出聲明。1950年12月22日,毛澤東在審閱修改《關于聯大非法通過“北韓停戰三人委員會”決議的聲明》稿時,表示“美國侵略軍必須退出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必須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地位……。”面對美國的阻撓、破壞和威脅,中國毫無畏懼,堅持鬥争。1956年,中國再次明确表示:“我們進入聯合國的條件是:隻能一個中國,不僅要進入聯合國大會,而且要進入安全理事會和其他各種組織。”

中國始終堅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并将之作為一切國家與中國建交的根本原則,提出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需支援中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這一點上絕不退卻,也不接受任何折中的方法。對于一些友好國家提出的所謂靈活的“過渡的方法”,如“一個中國代表整個中國,台灣集團代表台灣”,毛澤東表示堅決反對,“如果聯合國裡有台灣的代表,我們一萬年也不進去”。毛澤東和周恩來非常清楚地看到,重返聯合國需要經過長期的鬥争,“要作十年、二十年進不了聯合國的打算”。與此同時,中國利用有利的國際形勢,廣交朋友,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這是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關鍵。中國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周邊外交、多邊外交以及與西方國家的交往中,不斷突破,展現了中國和平外交的大國形象,國際生存空間大大拓展,聯合國内力量對比開始發生變化。

進入60年代,第三世界力量上升,中國朋友圈不斷擴大,美國在聯合國的内影響有所削弱,在第二個十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打開了新局面,取得了新突破。

1961年,第1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席位”的議題,美國妄圖使用“延期讨論”阻撓中國的企圖已經失靈,轉而開始利用《聯合國憲章》關于“重要問題”的規定,把本不适用該條規定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定為必須由到會及投票會員國三分之二多數決定的“重要問題”,為中國重返聯合國再設障礙。但是,此時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各地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新獨立的國家越來越多。僅1960年一年,非洲就有17個國家獨立。聯合國成員國在這一時期增加了40多個。中國不斷增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聯系,從1960年至1964年,中國同14個亞非拉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中國上司人多次出訪亞非國家,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出訪亞非歐14國,産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國家開始同中國建交、加強互相聯系,特别是1964年中法建交震驚了世界,有利于打破以美國為首的針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壁壘。中國自身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赢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與支援,為中國重返聯合國進一步鋪平了道路。1965年第20屆聯大對阿爾巴尼亞等國提出的要求“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承認它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提案進行表決時,贊成票第一次與反對票相等。中國在重返聯合國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到1970 年,支援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票數首次超過了反對票。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努力已見成效。

随着中美關系緩和,特别是1971年7月9日至7月11日基辛格秘密通路以及尼克松将于1972年訪華的消息公布後,一大批國家開始調整對華政策,中國重返聯合國迎來新的曆史機遇。1971年7月15日,聯合國大會采納了阿爾巴尼亞等18國将“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提案列入第26屆聯大議程的要求。8月2日,美國故技重施向聯合國大會提出“重要問題”案和“雙重代表權”案。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嚴正指出:中國決不允許在聯合國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局面。10月18日,聯合國大會開始關于“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專題辯論,辯論整整持續了一周,兩阿(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提案國從18國增加到23國。許多開發中國家代表批評美國長期以來的反華政策,反對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美國的陰謀完全破産了。1971年10月25日晚,在“中國代表權問題”投票表決中,聯合國大會最終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著名的“2758号決議”,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1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11月15日,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正式出席第26屆聯大會議。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在政治、法律和程式上得到徹底解決。

這是新中國20餘年和平外交的重大勝利,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大勝利;“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為新中國多邊外交打開了新局面,也掀開了聯合國曆史的新篇章。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的世界大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聯合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間國際組織,如果缺少了中國的參與,其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很多問題也沒有辦法得到根本性解決。重返聯合國後,中國對國際事務參與度越來越高,在聯合國的地位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推進全球環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面對目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中國将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推動全世界在聯合國旗幟下,實作更大團結和進步”,“為實作世界永續和平發展,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

來源: 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