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戰役當中,美軍原本指望通過一次閃電戰來重新收複自己丢失的陣地。但沒想到,最後竟然成就了志願軍閃電戰的美名。在第四次戰役當中,志願軍和美軍爆發了橫城反擊戰,而這場戰役,美軍灰頭土臉,狼狽逃竄。同時,橫城反擊戰也成為了北韓戰争開始以來,我軍堪稱完勝的一場戰役。

李奇微怎麼也沒有想到,到北韓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長官的人竟然會是他自己。自從沃克出車禍死去之後,前線的美軍士氣可以說一落千丈。現在大家都在懷疑這場仗到底應不應該打下去。當李奇微來到北韓之後,華盛頓立刻詢問他,現在北韓的前線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而李奇微則斬釘截鐵的對美軍聯席參議會表示,現在說失敗還為時尚早。
隻要聯合國軍能夠恢複攻勢,那麼情況依然未知。華盛頓方面要求李奇微自行判斷前線局勢,并組織進攻,李奇微立刻開始對美國第八集團軍進行整訓,讓他們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之後的戰鬥當中。在對前線部隊進行視察之後,李奇微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發現現在在北韓的美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很少,是以李奇微要求司令部最好能夠從美國本土以及駐紮在歐洲、日本的部隊當中,調集一些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歸自己指揮,這樣對于扭轉前線的局勢,可能會有着很好的效果。
李奇微的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美國高層的肯定。霎時之間,美軍的士氣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複,同時,李奇微認為美軍絕對不能被動防守。雖然美軍參聯會的意見是仍然固守,但是他仍然将美軍的第一軍和第九軍向前推進,并且讓他們随時準備投入進攻。同時,原本作為後備隊的第十軍,也被他調集到了三七線附近,準備随時對三八線發動反攻。事實就像李奇微所想的一樣,美軍的被動防禦,不但沒有收獲到任何好的效果,還被志願軍一路暴打,是以在李奇微看來,想要扭轉戰局,就必須要主動進攻了,于是李奇微制定了一個叫做狼狗行動的試探性進攻。
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的先頭部隊開始向前挺進。他指令前線的美軍第25師第3師以及土耳其部隊以營級連級規模是試探性進攻。美軍在此次進攻之中,采取了遊擊戰的打法,晝伏夜出,流竄作案。當時駐紮在前線的志願軍50軍,感到不堪其擾。李奇微的作戰果然有一定的效果,很快美軍就從志願軍的眼皮子底下偷到了幾個村莊。于是美國第25軍立刻決定,從平澤進入烏山裡,攻擊第50軍的前哨陣地。而美國第24師和騎兵第一師将會在南北韓軍隊和澳洲部隊的掩護之下,向我第38軍駐紮的利川地區做試探性進攻。美國軍隊一路進進出出,在18号到21号,這幾天就三進三出利川。
我軍最後決定主動放棄利川,然後再做打算,于是在第24日,美國騎兵一師占領了利川,随後繼續向北騷擾。而這次戰役,是按照李奇微所謂的禮拜攻勢所制定的第一次進攻性戰役,李奇微認為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很長,同時補給方式也十分落後,這導緻了志願軍每人隻能攜帶一周所使用的糧食。是以志願軍的每一次攻勢,不可能超過一個星期。是以李戚薇判斷現在志願軍應該做的是鞏固三八線附近的防禦陣線,而不能主動發起進攻。在一系列的試探進攻之後,李奇微最終于1月25号決定出動自己的所有部隊16個師向我軍進行反攻,李奇微的這次反撲,代号為霹靂行動。他希望能夠完全按照二戰是閃電站的模式,在空中機關的掩護之下,以機械化部隊全線突破我軍防線,然後攻占漢城。
2月5号,李戚薇就下令美軍第十軍和南北韓第三軍團,在中線和東線共同發起圍殲行動。按照李奇微的想法,他們應該快速的占領元洲和橫城,然後繼續向北進攻。在占領這兩地之後,他們将會立刻向東出擊向忠州以北集結。可以說,李奇微的算盤打的震天響,但是彭德懷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就注意到了美軍進攻的思路。彭德懷認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進攻。很快,彭德懷就下令第42軍主力在2月1号晚上悄悄的集結在了龍頭裡和砥平裡地區。他們的任務是控制抵平裡以南,保證公路的暢通,同時為第66軍占領龍頭裡和洪川創造條件。兩支部隊得到指令之後,立刻出動,在2月4号和2月6号都抵達了指定區域。在當地北韓人民軍的配合之下。我軍在預定區域進行展開,并且完成防線的布置。
北韓人民軍第三軍團也開始從金城地區向前線調兵,但是現在擺在志願軍司令部面前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美軍的主力兵分兩路。我們到底應該先打砥平裡,還是先打橫城?志願軍司令部内各級指戰員各抒己見,但是在收到前線的彙報之後,大家發現砥平裡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這裡的美軍雖然隻有五個營,但是不屬相當集中,而且已經提前布置好了防禦工事。同時這裡距離敵人的增援也很近,如果在一天之内不能結束戰鬥,敵人的增援很有可能摸過來,是以我軍應該先進攻橫城。這一提議最終得到了大家的一緻通過,最終志願軍司令部決定讓鄧華負責殲滅橫城之敵。
2月9号下午2點,鄧華集中40軍和66軍以及42軍和39軍的部分兵力,總共九個師開展了橫城反擊戰。11号下午5點,我大軍整裝待發,同時對前線敵人展開了短時間的火力炮擊,随後發起了全面沖擊。敵人從來沒有想到過志願軍竟然會如此迅速的主動出擊,于是在第42軍發動突擊後不久,韓軍的兩道防線就直接被我軍突破。南韓第八師部隊于橫城的聯系徹底決斷,南韓守軍直接被殲滅八百餘人,丢失六門重炮,但是我軍并沒有選擇鞏固陣地,而是繼續向前沖擊。
到了第二天,我軍直接截斷了南韓軍隊第八師的退路,并且殲滅了逃跑的敵人一千多人。就在第40軍發動突擊的時候,在戰線右側的120師也迅速攻占了兩個敵人陣地,同時在兩處都殲滅了敵人的部隊。而左側進展同樣迅速,很快就與第42軍會合,對橫城完成了合圍。時間到了2月28号早上八點,南韓軍隊已經被殲滅了一千三百多人,繳獲一百多輛汽車。美軍裝甲部隊前來增援,在被擊毀三輛坦克之後,退回了陣地。
美國軍隊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第66軍緊急對美軍陣地發起突擊,第198師在第二天攻占了美軍在草堂的陣地,将美軍一個炮兵連全殲,同時還摧毀了美軍三輛坦克,俘虜敵人兩百餘人。到這時,橫城以北的南韓第八師已經被志願軍完全分割包圍,同時在早上8點就已經大部分被殲滅。當時南韓的兩個營準備在美軍的掩護之下突圍,但是被我軍117師直接阻攔在公路上進退不得。當時南韓軍隊派出兩個營前來支援突圍部隊,但是在三個多小時之後,全部被117師擊潰。到了這天晚上,所有試圖逃跑的南韓軍隊全部被擊斃或俘虜。
在這場追逃作戰當中,我軍擊斃擊傷俘虜敵人兩千三百多人,還繳獲了兩百多輛汽車。而就在我軍在橫城作戰的同時,人民志願軍也派遣兩個軍團對敵人發起全面進攻。在大部隊的摧枯拉朽之下,南韓的第3和第5師一部被全部殲滅,開始大規模退去。到13号淩晨,橫城反擊戰徹底結束。
在這場戰役當中,我軍總共殲滅南北韓第八師的三個團,美軍第二師的一個營。先後有四個炮兵營被我軍全部殲滅,同時敵人前來增援的南韓第3師和第5師也先後被我軍擊潰。在這場戰役當中,我軍總共殲敵1.2萬人,擊斃敵人團長一名,同時還繳獲各種火炮,火箭筒不計其數,敵我傷亡達到了驚人的4:1。
在這場戰鬥之後,李奇微的戰略部署被完全打亂,聯合國軍不得不再次向後撤退26km,李奇微全線反撲的計劃到此完全流産。可以說,這次戰役是我軍圍殲作戰的一次典型案例,選擇敵防禦薄弱處進攻,大膽穿插,斷絕敵人退路。然後注意消滅敵人炮兵,使其步兵失去火力之源,之後再圍殲之。可以說,這次戰鬥足以成為各國軍事教材當中的典型案例。
在橫城反擊戰之後,李奇微最終還是決定繼續維持固守的戰略。北韓戰争再次進入到了戰略相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