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第五大道,聖帕特裡克教堂。如果你正好去過這裡,也許會注意到在教堂對面的洛克菲勒中心國際大廈前,有一座時常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的雕像,底座之上有一個扛起地球的男人,他就是阿特拉斯(Atlas),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大力神,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而在今天,阿特拉斯不僅僅肩負地球,且Atlas這一詞彙已經成為歐洲多國語言中表示“地圖集”的名詞。
我們今天就講講阿特拉斯的故事。

聖帕特裡克教堂和阿特拉斯像
在古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是創造人類的先覺之神普羅米修斯的兄弟,他們都是泰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後代。在和宙斯的泰坦之戰中,普羅米修斯站在了宙斯一邊,阿特拉斯一方則在這場持續十年之久的諸神之戰中敗北,因為他是大力神的緣故,是以被宙斯罰去西方負責扛起天界。
文明6中的阿特拉斯
為了世界的和平穩定,阿特拉斯從此開始了他的頂天立地之旅。這份工作自然是全年無休的24X365工作制,雖然阿特拉斯力大無窮,但這幹起來終究是枯燥無味。在另一則希臘神話中,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奉命前往聖園偷金蘋果,他聽從了普羅米修斯的建議,去找阿特拉斯完成這項任務,而報答則是在阿特拉斯離開期間代他背負天界。
常出現在古典建築石柱上的阿特拉斯
不過阿特拉斯在殺死百頭怪龍,騙過仙女摘得金蘋果後,卻對赫拉克勒斯說他已經受夠了這份工作,再也不想抗天了。一臉懵逼的赫拉克勒斯臉上卻不露聲色的同意了,不過他請求阿特拉斯先抗一會,好讓他去找個舒服的草墊子墊在肩膀上再回來接手。直男阿特拉斯答應了這個請求,赫拉克勒斯自然是趕緊溜之大吉。
硬币中的阿特拉斯,設計者給他找了一個幫手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直到現代,阿特拉斯一直是人們崇拜的對象,是以現在許多耳熟能詳的地名都和阿特拉斯有關。在古代的歐洲,大西洋的範圍和名稱并不統一,其中一個名稱就是人們根據阿特拉斯居住在遙遠的西方這一傳說,将這片浩瀚的海洋認為是阿特拉斯的居所,是以将大西洋命名為(Atlantic Ocean ),意思是“阿特拉斯之海”。到了十七世紀這一名稱被擴充到現在的大西洋範圍,并在18世紀正式成為沿用到的現在的标準地名。
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脈
傳說位于大西洋中的失落帝國亞特蘭蒂斯(Atlantis Rising),它的意思則是“阿特拉斯之島”。而在非洲北部綿延數千裡的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 ),則同樣因被人們認為這是阿特拉斯的居所而得名。此外美國的亞特蘭大(Atlanta)和大西洋城 (Atlantic City)的詞源同樣來自于阿特拉斯。
墨卡托1587年繪制的世界地圖
DK偉大的世界地圖 7-14歲兒童适讀 ¥96.6 購買
歐洲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人提出地球是圓的,到了文藝複興時期,随着地理大發現驗證了這一理論,歐洲的地理科學突飛猛進,地圖變的越來越精準。此時原本在神話中負責站在大地頂起天界的阿特拉斯,他的工作場地突然從西極之地換到了各種地圖、地圖集和地球儀中,變成了肩負地球的英雄。
墨卡托畫像
在16世紀末,西歐著名的地理學家和地圖學家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出版了他的巨著《阿特拉斯》(Atlas sive Cosmographicae meditationes de fabrica mundi et fabricati figura),這位很少旅行,主要知識來自于圖書館的科學家,首次在地圖集封面中使用了atlas一詞。并選用阿特拉斯的形象作為封面。
墨卡托《地圖集》封面
這本地圖集出版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使用阿特拉斯這一小小的舉動成了競相追捧的時髦文化,此後的許多地圖集作者紛紛在封面畫上阿特拉斯背負地球的形象,并且和墨卡托一樣,使用Atlas這一詞彙作為地圖集标題,久而久之,“阿特拉斯”就成了代表地圖集的名詞。
墨卡托去世十多年後,1607年的一本地圖集中的阿特拉斯
比如英國著名的《泰晤士世界地圖集》 (The times altas if the world)和《美國國家地圖集》(The 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地圖集的名稱中,你都能看到Atlas一詞。除了地圖集,各種單張地圖和地球儀中,也紛紛出現背負地球的阿特拉斯形象。阿特拉斯在不經意間就被墨卡托換了新工作,隻不過他現在是站在地球上扛起地球。
單幅地圖中的阿特拉斯,作者還很有心的送了根棍子
到了今天,兼具力量和堅韌的阿特拉斯在歐美國家随處可見,比如波士頓動力公司可以做空翻的網紅機器人叫阿特拉斯,大衆汽車2016年釋出的一款全新中大型SUV也叫阿特拉斯。隻要你稍微留心,我們就能在歐美國家各種建築和藝術品中看到阿特拉斯扛起地球的形象。
地球儀中的阿特拉斯
在知名政策類遊戲文明6中,開場動畫和各種宣傳海報裡都離不開力扛地球的阿特拉斯。阿特拉斯不僅僅出現在遊戲中,同樣也出現在影視劇中,比如《Atlas Shrugged》就是一部根據上世紀50年代起便風靡美國校園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懸疑電影,中文譯名叫《阿特拉斯聳聳肩》或《地球戰栗》。小說封面和電影海報中,都離不開阿特拉斯扛地球的形象。
阿特拉斯聳聳肩 安.蘭德 精裝暢銷心理哲學小說 篇幅巨大背景恢弘氣勢磅礴美國精 ¥109.2 購買
電影海報中的阿特拉斯
201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Cloud Atlas》在國内被翻譯為《雲圖》,很顯然這個譯名受到了“地圖集”詞意的影響。一些公司則将阿特拉斯肩負地球的形象設計成自己的标志,比如Atlas films就讓阿特拉斯大材小用改行扛起了膠卷,不過這也着實讓大力神好好的休息了一番。
公司标志中的阿特拉斯
美國的阿特拉斯航空是一家貨運航空公司,大力神成了為該公司招攬顧客送貨的形象大使,跟着飛機每天飛往世界各地,阿特拉斯又開始站在飛機上扛起地球。
飛機上的阿特拉斯
而從新定義阿特拉斯的墨卡托,他的研究成果直到今天還一直服務着我們,哪怕你是不熟悉歐美文化的中國人。地球是圓的,一個圓球要轉換成平面地圖需要進行投影,當我們打開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或者谷歌地圖時,映入我們眼簾的地圖靠近兩極的地區顯得特别大,和紙質世界地圖中常見的兩邊呈橢圓形的投影看起來很不一樣,這是因為他們都使用了以墨卡托命名的Web墨卡托投影。
使用墨卡托投影的現代線上地圖
這就是阿特拉斯的故事,這位反抗宙斯的大力神遵從了科學家的指引,從頂天立地到肩負地球。
作者:曹江
關注地圖書,加入地圖書圈子,每日分享各種人文地理資源和地理知識,現價隻需1元。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