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曾熙和李瑞清是清末民國時期享有盛譽的書壇大家。曾熙深得南派圓筆神髓,而李瑞清則偏北派方筆,因而合稱“南曾北李”,馳名滬上。兩人在藝術上切磋并進,交情甚笃、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設帳收徒、不分門戶,門下張大千、呂鳳子、姜丹書、胡小石等俊彥輩出。

2020年恰逢曾熙逝世九十周年,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12月25日,“南曾北李 藝道傳薪——紀念曾李同門會成立九十周年書畫文獻展”在上海筆墨博物館開幕,呈現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成就。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号俟園,晚年自号農髯。中國傑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官兵部主事、提學使、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壽龍池書院,任湖南教育會長。工詩文,擅書畫。曾熙在經書堂學習之時,與李瑞清結交,成為終生知己。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曾熙、李瑞清合影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霖、仲麟,号雨農,又号梅庵、梅癡、玉梅花庵主,晚号清道人,江西撫州府臨川縣楊溪人。出身望族,幼年即習國學、觀圖畫、學篆分。光緒二十年(1894)進士,次年補殿試,選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官道員,分發江蘇,任師範傳習所總辦,光緒三十二年(1906)任兩江優級師範學堂監督,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臨危受命為江甯布政使,城陷,李瑞清拒仕民國,民國九年(1920)因中風去世。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兩人在藝術上切磋并進,交情甚笃、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設帳收徒、不分門戶,門下張大千、呂鳳子、姜丹書、胡小石、馬宗霍等俊彥輩出,在上海書畫界堪稱一段佳話。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萬松草堂》篆書橫幅 李瑞清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書法條幅 曾熙

曾李同門會是1930年曾熙去世後由曾熙、李瑞清兩門弟子發起成立的同門書畫會,以“崇奉兩夫子春秋之祀,切磋學門光大師學”為宗旨,會址位于上海法租界西門路169号的張善孖張大千寓所,張大千手書牌匾。據有關研究,當時在上海書畫界桃李最盛有三家,一是吳昌碩缶廬門下,二是趙叔孺二弩精舍,三是曾李同門會。其中,論規模、系統、影響則以曾李同門會為最,開海上乃至全國書畫同門會之先河,不僅在當時具有開創性意義,時至今日依舊對書畫界發展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今年恰是曾李同門會成立九十周年,也是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12月25日,“南曾北李 藝道傳薪——紀念曾李同門會成立九十周年書畫文獻展”在上海筆墨博物館開幕,呈現了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展廳現場

澎湃新聞了解到,上海筆墨博物館曾在2010年舉辦“曾熙翰墨文獻展”、2011年舉辦“李瑞清書畫文獻展”、2013年舉辦“衡陽書畫學社翰墨文獻展”、2014年舉辦“張大千翰墨文獻展”、2017年舉辦“李健書畫作品展”。而此次展覽是繼這些展覽後,對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成就的集中呈現,也為觀者全面了解近現代上海書畫創作、鑒藏、交遊等藝術生态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今年11月在南京大學“墨韻梅香――紀念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書畫文獻展”上呈現的多件李瑞清書畫作品也移至上海筆墨博物館。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展廳現場 文獻資料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展廳現場展示的曾熙、張大千等人題字出版的畫冊

展覽共展出曾熙、李瑞清及弟子張大千、張善孖、趙恒惕、馬宗霍、陸淵雷、江萬平、江百平、向大廷、向大延、胡小石、馬企周、康和聲、曾漸逵、朱大可、汪祖佑、陸元鼎、戴堯天等同門會會員書畫文獻近百件。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贈姚虞琴行書四條屏 李瑞清

展廳中,曾熙1921年為弟子蔣國榜母親六十壽辰而作的《蔣母馬太夫人六十壽序》六條屏,以《張黑女墓志》筆意寫就,溫潤清雅,筆墨皆精,堪稱曾熙楷書代表作品之一。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贈張大千論書橫幅 曾熙

對面的是《贈張季蝯論書橫批》,這是曾熙書贈張大千的論書之作,全篇行草相間,任筆而下,真率自然。曾熙提出“作書無法,無論執筆。古人張腕,任其自然耳,其字之大小為張腕之高下”等觀點,均為肺腑之言,不乏真知灼見,從中仿佛可以看到張大千當年随曾熙學習書法的種種情景。曾熙曾孫曾迎三告訴記者,“張大千著名的以書法寫就的菜單其實也是向曾熙學習的。曾熙就曾以這樣的形式來寫菜單。包括以宣紙代替信紙寫信的方式,也來自于曾熙的習慣。”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展廳現場,曾熙緻老師丁立鈞的信

在展廳現場,觀衆還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信劄。有曾熙寫給老師丁立鈞的信,信中提及了些對于仕途之道的看法;有曾熙寫給收藏家王爾卿的信,内容涉及借閱藏品;也有李瑞清為日本收藏家鑒定字畫的書信,談及了鑒定陳曼生的字、沈石田的畫等。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曾熙寫給收藏家王爾卿的信,内容涉及借閱藏品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展廳現場,李瑞清緻日本人筱崎都香佐的信,為其做書畫鑒定

此外,在兩個展櫃中,展出了兩封同一主題的信劄,分别出自李瑞清和胡小石之手。曾迎三告訴記者,兩份信是同一時期寫就,當時曾熙生病去南京(金陵)看病,李瑞清和胡小石分别寫信給醫院的醫生,介紹曾熙,并請求關照。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張大千(右一)、高橋廣峰(左一)等合影

曾熙、李瑞清倡導的以大篆為宗的統序意識及其晰源流、明正變、區雅俗、重品格的學書觀念不僅影響了張大千、胡小石、馬宗霍等一大批弟子及再傳弟子,并且對今天的書法實踐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緻李祖萊信劄 張大千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扇面鏡片 姜丹書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高升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許多人認為李瑞清的書法中有抖筆的習氣,他對此曾做專門研究,認為這實際上是李瑞清、曾熙那一時代的人對碑學的一種了解,自有其源頭,包含兩種審美方式:其一是這種純粹的“波浪線”在黃庭堅的書法中就有,這是帖學中就有的,另一種是頓挫的筆法,這種筆法從金文而來,有着從金石到碑學一條脈絡,是以他們其實有非常理性的思考,并不是那種所謂的“習氣”。“這種筆法對我們現在仍然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我們現在寫碑的人仍然跳不出這個藩籬,仍在前人的原有技法上延伸,從這點來說,當代很多人對曾熙和李瑞清的認識是低估的,另外對他們的一些筆法也是存在誤解的。我覺得他們是有傳承,又有自己的思考。”王高升說。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山水畫長卷 曾熙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贈蔣蘇庵蘭竹石圖》 李瑞清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書畫長卷 李瑞清

王高升認為,張大千作為曾熙的弟子,後又被引薦拜李瑞清為師,他受曾、李二人的影響非常之大。“張大千受李瑞清的影響展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繪畫方面,曾熙和李瑞清都喜歡四僧,這對張大千的喜好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張大千後來成為石濤、八大的作僞高手,在藝術臨摹和創作方面也深受清初四僧影響,這些都源于曾熙和李瑞清對四僧的喜好;另外在書法上,張大千受李瑞清影響也很大,李瑞清學黃庭堅、學金文,這些書學理念都完整地傳授給了張大千。”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扇面鏡片 李健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四條屏 胡小石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緻姚雲江信劄 江萬平

據悉,為與紀念曾熙逝世九十周年及展覽相呼應,曾迎三主編的《海上桃李——曾李同門會書畫文獻集》、《曾熙書劄》也即将問世。在展廳中,觀衆可以先翻閱此書樣稿,先睹為快。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看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即将出版的《海上桃李——曾李同門會書畫文獻集》

展覽将展至2月28日。

責任編輯:陸斯嘉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