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作者:e講文學

一、童年時光中的李瑞英及其性格塑造

1961 年夏天,李瑞英誕生在古韻京城那座充滿魅力的軍區大院内。身為一名軍人的父親,不僅賦予了她堅韌不拔的品質,還在日常生活中對其進行嚴格的軍事化訓練。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幼小的李瑞英對坐姿、站立以及行走等方面都展現出軍人般的剛毅風範,眼神堅定,步伐穩健有力。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父親始終懷揣着讓女兒繼承自己事業,為國家貢獻力量的熱切期盼。而年少的李瑞英也滿懷一顆赤子之心,決定遵循父親的期望,投身于軍隊建設之中。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李瑞英逐漸發現自己對文學的熱愛愈發濃烈。每當她沉醉于那些優秀文學作品的海洋之中,總能與作者産生心靈上的共鳴,從中汲取到無盡的精神養分。

文字帶給她前所未有的奇妙體驗,使得她對于從軍的決心産生了動搖。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面對父母的殷切期望和多年的熏陶,以及自己深愛的文學世界,李瑞英陷入了兩難的抉擇,内心深處充滿了沖突與掙紮。

就在此時,朋友的一席話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她的人生道路。她瞬間感到欣喜若狂,既可以繼續追求鐘愛的文學夢想,又不會辜負父母的厚望。

是以,李瑞英帶着無比的熱情,毫不猶豫地答應與朋友共同參加北京廣播學院的考試。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二、新晉主播的奮鬥之路

當李瑞英踏入北京廣播學院的考場大門時,她看到一位穿着樸素的老者。為了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她恭敬地向這位老者請教,請求他扮演一次“聽衆”的角色。

老者被李瑞英謙遜有禮的态度深深感動,欣然同意了她的請求。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李瑞英在老者面前深情并茂地朗誦了一篇短文,老者聽完之後不禁為之拍手稱快,對她的才華贊不絕口。

在張頌老師的肯定與欣賞之下,李瑞英在接下來的面試環節中表現出色,大放異彩,最終成功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自此以後,她的人生軌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進入學院之後,李瑞英如饑似渴地吸收各種知識養分。無論是在課堂上、圖書館中,還是參與學校實踐活動,她都勤奮努力,孜孜不倦。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當這個學霸般的女孩剛踏入社會就獲得了江蘇電視台的青睐,被配置設定到重要崗位工作。在江蘇台,李瑞英深得各位上司的器重,他們百般關懷,用心栽培。

為了讓她能夠全面發展,上司們毫不猶豫地決定讓她深入基層各部門去鍛煉,無論遇到什麼挑戰,李瑞英總是毫無畏懼,盡力鞠躬盡瘁,埋頭苦幹,不恥下問這樣努力認真的她,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敬意。

時間來到1984年,李瑞英在盛大的天安門前為國慶35周年的閱兵儀式進行現場直播主持,還主持了廣受歡迎的節目《看今朝》,她出色的才華在這裡嶄露鋒芒。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兩年後,她憑借卓越的表現回到了母校北京廣播學院,擔任起了教師的角色不久之後,中央電視台也發現了她的潛力,以優厚的待遇将她納入旗下,從此,李瑞英開始了全新的主持人生涯。

然而,事業和家庭的選擇卻成了她面臨的難題。剛剛加入央視的李瑞英,在這裡遇到了青梅竹馬的夫妻張宇燕,兩人迅速步入婚姻殿堂。

面對新婚的喜悅,張宇燕深知妻子的事業正在蓬勃發展,于是他毅然決定支援妻子,鼓勵她暫時放下生育的責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家人的全力支援和了解下,李瑞英終于可以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時刻銘記着要在央視這個舉世矚目的舞台上展現出自己的實力。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然而,在央視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李瑞英也感受到了壓力。為了能在衆多競争者中脫穎而出,她把《新華字典》帶在身邊,随時随地翻閱學習,每記住一個詞條,就把那一頁撕下來。

空閑時間裡,她更是如饑似渴地閱讀名人傳記和時事報道,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

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輝煌時刻。1987年,李瑞英成功登上了《新聞聯播》的舞台,成為了該節目的主持人。此後,她又主持了北京亞運會、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活動,以其穩健的台風和強大的感染力,赢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和贊譽。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正當李瑞英的事業如火如荼地蓬勃發展之際,家中長輩們開始向她傳遞希望她盡快生育的心願。公婆看着瑞英日益增長的年齡,心中對于能夠盡快抱上心儀的孫兒的願望越發地強烈。

面對父母殷切期盼目光流轉,深愛她的張宇燕也堅決表示願意承擔起家庭責任,全力支援妻子的決定無法再拒絕的李瑞英,不久後順利誕下一位健康活潑的男嬰。

四、挑戰自我引領潮流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在1996年的關鍵時刻,中央電視台做出了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大膽決策——決定将備受關注的《新聞聯播》節目轉變為實時直播的形式。

對于主持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經過慎重考慮與反複評估,李瑞英和羅京兩位優秀的主持人脫穎而出,肩負起新聞直播的前期帶班重任。

一旦直播開始,現場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現任何閃失。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給整台節目帶來不可挽回的聲譽損失。李瑞英深知其中的艱辛,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為了確定萬無一失,李瑞英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反複演練、臨場模拟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并針對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方案。

期待已久的直播日終于到來。在現場,李瑞英與搭檔羅京表現得堅定自信,遊刃有餘,節目流暢自然,現場觀衆反應熱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直播的成功不僅開創了《新聞聯播》直播形式的先河,也标志着央視新聞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從那時起,李瑞英逐漸成為主持重大場合的常客。無論是1997年舉世矚目的香港回歸盛典,還是精彩紛呈的亞洲運動會開幕式,或是其他重要活動,李瑞英總能保持鎮定從容,運籌帷幄,穩操勝券。

央視李瑞英:工作28年無失誤,突接兒子墜樓消息,她含淚說出22字

特别是在鄧小平同志逝世哀悼的直播中,她用深情的語調,将全國人民的哀思表達得淋漓盡緻,充滿了強大的感染力這場直播持續了近30個小時,而在此期間,李瑞英竟然沒有出現任何疏漏或失誤,這足以證明她對新聞事業的熱忱以及高度的職業素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