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于老年人。

但有些人口相關的科學調研,會把65歲作為老年人的分界線。

在我們每個人的大家庭裡,或多或少都有超過65歲的老人。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我們常祝福老人家長命百歲,但我們真正所期望的,不僅僅隻是老人家活着,而是要更健康的、高品質的活着。

針對老年人,在生理需求和功能已經與年輕時大不相同的狀态下,應該怎麼安排飲食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寫給每個想要照顧好老人家的你。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到2015年,我們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約有1.37億,占總人口的10.1%。

重要的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序要遠遠快于很多國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研統計,在以後的25年裡,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構成比預計将增加一倍以上,将從2010年的12.4%(1.68億),增長到2040年的28%(4.02億)。

時間不等人,然而我們很多家庭的健康飲食知識,并沒有準備好。

其實,從2008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釋出了第一版針對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當中,專門有老年人膳食指南的闆塊,也單獨列出一本《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

也就是說針對老年人的家庭飲食指導,是有參考答案的。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跟年輕人的營養需求差别并不是很大,很多營養素的需要量,不減反增。

但是老年人的身體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這些變化會明顯影響老年人的食物攝取能力。

是以,在一般人群的營養建議基礎上,我們需要關注更多細節。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不少老年人牙齒有缺損,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能力減弱,容易出現食欲下降和早飽現象。

這個最大的風險在于,因老年人食物攝入不足而出現營養不良、貧血、骨質疏松、肌肉功能衰減等問題,也增加了慢性疾病的風險。

<h1>營養濃度要大</h1>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❶ 老年人的營養餐,可以通過高營養密度的食物進行科學配比,如果咀嚼能力不行,可以選擇粥、羹等形式呈現,進而達到身體内營養膳食均衡的目标。

❷ 瘦肉烹饪不當會比較硬,也容易塞牙,可以打成肉糜後再快速烹饪,維持軟嫩口感。

❸ 可以适當的服用複合型營養素補充劑,補充多種維生素、鐵、鈣等營養素。

<h1>關注優質蛋白質</h1>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❶ 普通年輕上班族,每日蛋白質推薦攝入量大約是,體重公斤數乘以0.8-1.2。老年人每日蛋白質推薦量直接就是體重公斤數乘以1.2,不比年輕人少。

❷ 魚肉蛋奶以及大豆,是主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少吃肉、多吃魚,更加好消化。保證每天有雞蛋的攝入,1-2顆都可以。

❸ 規律飲用高品質的低脂奶粉,不要購買含糖、蛋白質含量低的“飲料型”奶粉。

如果可以保障以上這兩大環節,老年人就可以盡量充足的攝入身體所需營養,進而增強體質,預防各種疾病。

過年送禮物給老人,也可以優先選擇高品質低脂奶粉、複合型的營養素補充劑、特醫食品的全營養補劑等健康食品。

這些能增加基礎營養的産品,好過于那些标榜着能改善慢性病,但其實沒有什麼真實效用的保健品。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進入老年後,身體水分含量下降,老人對于缺水的耐受力也會随之下降。

有研究發現:老年人水攝入不足與心血管疾病、便秘、尿路感染、腎結石、便秘、傷口愈合緩慢,甚至跌倒、骨折、壓瘡都有關。

每天的飲水量要達到1500-1700ml,最好能用帶刻度的水壺來量化要求,足量飲水對維持和促進老年人健康有着重要的意義。

如果總是不記得喝水,可以專門設定飲水鬧鐘,幫助提醒老年人少量、多次飲水,預防隐性缺水。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需要特别提醒老年人,蛋白質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很容易出現肌肉衰減症。

肌肉衰減征(sarcopenia)又稱肌少症,是與年齡增長相關的“進行性”骨骼肌量減少。伴有肌肉力量、肌肉功能減退的綜合征,會引起虛弱,增加老年人跌倒、失去自主生活能力,生活品質下降,增加死亡風險等不良後果。

很多家庭并沒有意識到肌肉衰減症的風險,反而普遍更關注避免高血脂和肥胖。

我們都知道,肥胖常會誘發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結石及痛風等疾病。

是以“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一度盛行。但其實,老來瘦,也是非常危險的。

對于一個正常的青年人來說,建議體質指數是18-24,但對老年人來說,降低營養不良風險和死亡風險更為關鍵,在血脂名額正常的情況下,推薦老年人的BMI名額在22-26比較合适。

研究資料表明,體重下降或BMI偏低的老年人容易出現疲勞,對寒冷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和骨折的風險, 傷口愈合緩慢,死亡率和營養不良風險增加。

當然,話說回來,對于确實屬于肥胖、BMI過高的老年人,也應适當增加身體活動量并控制能量攝入,循序漸進地使體重維持在适宜範圍内。

注意,不要快速減肥,切忌在短時間内使體重出現大幅度變化。

老年人增重、減肥都不容易,每個老人的飲食偏好不盡相同,也可能伴随一些基礎性疾病。最好可以結合每年的體檢報告,找營養科的專業營養師進行咨詢。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的飲食法則,跟年輕人确實不一樣營養濃度要大關注優質蛋白質

都說老小孩,對老年人的照顧,會逐漸變得像是要照顧孩子。這是生命的輪回,也是作為子女應盡的義務。

除了家庭陪伴,為了老年人的健康,還應該鼓勵TA們多外出、參加群體活動。

簡單的比如健身操、廣場舞、聚會下棋,有條件的也可以結伴短途旅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經常戶外活動,一方面可以預防肌肉衰減,另一方面還可以很好的接受紫外線照射,有利于體内維生素D的合成,延緩骨質疏松症的發生。

每個家庭的基本情況不同,但我們都期望家人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和睦。

在這個疫情依然險峻,很多人無法回家團聚過年的2021年,也借由這篇文章,替大家傳達關愛。

希望我們都可以用科學的方式照料老年人的健康,幫助老年人預防疾病。

祝願更多老人能夠安享晚年。

參考文獻:

[1]孫建琴,張堅,黃承钰,莫寶慶,朱惠蓮,蔣與剛,付萍,何梅,楊月欣. 《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解讀與實踐應用[J]. 老年醫學與保健,2017,23(02):69-72.

[2]楊麗君,吳永華,張俐. 肌少症、骨質疏松症的關系及研究進展[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7,23(08):1112-1116.

[3]周建烈. 國内外“老年人膳食指南”的分析比較[A].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彙編[C].中國營養學會:,2008:2.

[4]. 肌少症共識[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6,9(03):215-227.

[5]楊則宜,焦穎,魏冰,喬莉,王橹. 老年肌肉減少症防治中的營養幹預[J]. 中國食品學報,2019,19(09):1-12.

[6]吳琳瑾,李靜欣. 中國社群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9,46(22):4109-4112+414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