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都(蒙古語:ᠪᠠᠲᠣ,轉寫:Batu ,秘史記載:巴秃,西裡爾字母:Бат,1208年-1255年),是鐵木真之孫,術赤的次子,生母是兀乞旭真可敦,為弘吉剌部按陳那顔的女兒。蒙古欽察汗國的開創者。蒙古人因他對部下寬大,稱他撒因汗(即“慈善可汗”之意)。

拔都,術赤第二子。與兄鄂爾達相友愛,鄂爾達知道自己不如拔都,乃讓位于拔都,斡赤斤遂定拔都為嗣。成吉思汗死,拔都與兄鄂爾達,弟伯勒克、脫哈帖木兒、昔班、唐古忒、伯勒克察耳來會葬,奉太宗窩闊台即汗位(新元史107卷)。
成吉思汗将海押立今科帕爾和花剌子模地區今烏茲别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部分地區,延伸到撒哈辛位于伏爾加河下遊及布加裡亞國今喀山附近的邊境地區,賜給術赤,術赤于1227年去世後,由拔都繼承領地。
成吉思汗命速不台及哲别于1221年~1223年西征,因無法完全攻略欽察、基輔羅斯、東歐等地,1235年,窩闊台聽從二哥察合台建議,決定由拔都、不裡(察合台的次子木額秃幹的次子)、貴由(窩闊台長子)、蒙哥(托雷長子),作為速不台的後援協助攻略,吉爾吉斯、北高加索人、欽察人、基輔羅斯、波蘭王國等國,是為蒙古第二次西征。窩闊台降旨拔都為這些出征的全體王子們的首長,貴由為蒙古本土出征者的首長,這次出征,凡掌管邦國的宗長,要從他們的諸子中,派出長子西征,不掌管邦國的宗王們,各萬戶、千戶、百戶、十夫長等,無論何人都要派出他們的長子西征,公主及驸馬也要按照這規定、派出長子西征,是以又稱為「長子西征」。
窩闊台說:派遣長子們出征的辦法是察合台想出來的,察合台曾派人來說要給速不台增後援,叫長子們西征則出征的軍隊必多,軍隊一多就更有威力,易于前進,那邊的敵人有許多國家,對方是很剛硬的百姓,聽說發起怒就能用自己兵刃,砍死自己百姓,又聽說他們那邊有很多鋒利的兵器(蒙古秘史270節)。
西征隊伍在攻破蔑格錫城後要離舉行離别的宴會,拔都說:我比這些王子都要年長一點,先喝一二盞酒,引起不裡、貴由不滿離開宴會上馬離去,臨走前說:拔都與我們都一樣,怎能先飲酒,不歡而散,拔都将此事報告給窩闊台,窩闊台在此事處理上表示公正,訓斥貴由并将此事告知察合台,由察合台自行處置不裡,并說野外的事情皆由拔都做主,貴由與拔都的心結由此開始,貴由會有此反應可能也是因為拔都的父親身上不确定是否流着黃金家族的血。
1235-1241年,拔都率軍征戰上述諸國,大破欽察人、伏爾加保加利亞、基輔羅斯、加利西亞、摩爾達維亞、立陶宛大公國、波蘭王國(時譯“孛烈兒”)、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波西米亞與捷克、摩拉維亞與斯洛伐克、拉什卡、威尼斯共和國等國,先後擊敗波蘭西裡西亞公爵亨裡克二世所率領的日耳曼-波蘭聯軍(神聖羅馬帝國、波蘭、波西米亞)以及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所率領的匈牙利軍,席卷東歐與中歐,使基輔、布達佩斯等三十個城鎮遭受摧毀與屠殺。但是在蒙古軍企圖繼續進軍威尼斯共和國的達爾馬提亞的時候接到窩闊台汗死訊而引軍東撤。
1242年,拔都建都于伏爾加河下遊河畔的欽察的薩萊,正式立國,史稱金帳汗國。當時記載為蒙古“術赤汗國”(Ulus of Jochi,Ulus是國家的意思),由于大量的欽察人是汗國的居民,甚至成為汗國的骨幹,是以稱“欽察汗國”。
拔都透過俄羅斯大公的輔佐管理東俄。1242年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晉見拔都,領取封诰,這是管理東俄的方法,後來也成為定制;至于西俄,拔都指令加裡西亞的大公丹尼爾把政權交結給一位蒙古将軍,将之納入蒙古轄地。
拔都故後,先傳位其子撒裡答;撒裡答死,蒙哥提名幼王烏剌黑赤代替他,并由拔都遺孀博剌克斤監國(她是阿勒赤塔塔兒人)。在1257年,由弟弟别兒哥繼承金帳汗國的可汗之位。
家庭
父:術赤
母:兀乞旭真可敦
子嗣
撒裡答,子烏剌黑赤
托托罕
巴爾圖,子兀剌不花
忙哥帖木兒,子甯肅王脫脫、孫月即别
脫脫蒙哥
也不幹
兀剌赤